阜新市水利建设:治水可持续 用水紧约束
初夏的阜新,绿意盎然。
连日来,河道清理工作全面展开,各项水利工程迅速启动……阜新水利的“十三五”紧锣密鼓开局。
历史这样造就了阜新:干燥多风沙,干旱少雨雪。全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五分之一,资源性缺水突出,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据辽宁省水资源第二次评价报告,阜新水资源总量为8.42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为41.9%。预计到2020 年,全市用水需求量将超过5亿立方米,而现状供水能力仅为4.28 亿立方米。严重缺水这一问题,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冲刺的最后5年,必须攻坚破解。
伴随经济转型,阜新的治水思路和用水方式在转变。
“十二五”期间,全市水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建成以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民生工程,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促进农民饮水安全方面实现突破。
既然有了基础,便应乘势而上。市水利局负责人说,“十三五”期间,全市要在“治水遵循可持续,用水实行紧约束”两端发力,全面提高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创新治水思路,在提高水利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上取得新突破;加快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转变用水方式,确保在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建设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016年到2020年,阜新市计划完成投资57亿元,实施8大类别64个重点项目,分布在防洪抗旱减灾、供水节水、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目标体系中,撑起未来5年阜新水利建设大格局。
水治理,注重系统性。即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从涵养水源、修复生态入手,兼顾上下游、左右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强化河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加快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构建,加强水土保持和坡耕地治理,强化地下水保护与超采区治理,有序推动河湖休养生息。全市防洪做到洪水要有出路,农田基础设施要做到灌区和涝区兼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要使治理程度达到75%以上,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均要控制在当年GDP的0.5%以下。
水供给,突出利民性。城区供水,有赖于全市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的骨干及配套工程建设的完成,置换现有地下水供水,实现新增工程供水量约1.825 亿立方米,使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85%。农村饮水,按照重点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工程的思路,确保完成全市50% 以上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主的集中供水工程改造,力争改造比例达到75%。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水质达标率比2015 年提高20 个百分点,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远景目标。
水管理,厉行约束性。按照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的理念,增强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加强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建立健全节水激励机制和市场准入标准,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考核,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加快推行城镇居民阶梯水价及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水价形成机制。
按照“十三五”规划,要达到以下约束性指标:到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5.78亿立方米之内;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减少量大于15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降低到39立方米以下;产品用水定额管理率大于90%;城市管网漏损率控制在8%以下;城镇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9%以上;城市供水有效利用率大于90%,城市计划用水率大于98%……
两端发力的阜新水利,着力建设节水型社会,以可持续的水利命脉,保障阜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