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阜新日本侵华时期死难矿工公祭仪式侧记

16.08.2015  17:13

  8月15日上午,辽宁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前青松苍翠、肃静庄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暨日本侵华时期死难矿工公祭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早8时,来自社会各界的1000余名干部群众来到万人坑纪念馆广场前等候。9时45分,在庄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乐曲声中,18名礼兵从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碑两侧入场,在纪念碑底座前成一字形站立。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0时整,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公祭仪式正式开始。辽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陈求发、死难矿工家属代表高多贤、少先队员代表刘晰汶共同为矿车主题雕塑揭幕,雕塑命名为“警鉴”,寓意为“警示国人,以史为鉴”。

  伴随着《安魂曲》,12名礼兵手托6个花圈,向纪念碑敬献花圈。随后,全场举行默哀仪式。防空警报响彻云霄。“魂兮壮哉,罹难矿工,魂兮哀哉,伏惟尚飨!勿忘国耻,警钟敲响,中华儿女,奋发图强……”默哀毕,100名青少年代表敬献祭文。10时20分,干部群众手持菊花,缓步走向纪念碑并绕行一周,献花仪式结束后,大家一起来到新馆进行参观。

  “日本侵略者执行疯狂的‘人肉开采’政策,导致大量劳工死亡。”讲解员把大家带入那段屈辱的历史中。阜新地区因煤矿资源丰富,早在1936年就成为日本帝国主义觊觎已久的目标。1936年10月1日,日伪“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成立了“阜新矿业所”,开始全面掠夺阜新煤炭,其间共掠夺阜新煤炭2527.5万多吨。为了获取劳动力,日本侵略者从河北、山东等地大量骗招劳工,矿井内冒顶、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不断,矿井外,他们肆意虐杀中国矿工,加之卫生条件差,造成瘟疫流行,吞噬了无数矿工的生命。

  大批被残害致死的矿工因无处埋葬,日本侵略者先后在阜新地区设立四处满炭墓地。据多方调查,4处“万人坑”总占地面积达50多万平方米,所埋葬的死难矿工至少10万人,而4处“万人坑”中,只有埋葬死难矿工7万余人的孙家湾“万人坑”,即现在的阜新“万人坑”完整保存了下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1942年8月25日,日军在石家庄境内的“劳工教习所”将八路军连长刘贵为大队长、崔溯源为副大队长的300名“特殊工人”押送到阜新新邱采炭所充当苦役。这300人绝大多数是冀中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指战员和地方干部,早在“劳工教习所”时,原抗大二分校三团宣传股股长李振军、抗大二分校三团政治主任教员朱韬等12名党员,就秘密成立了党支部,来到新邱采炭所后将党支部改为新邱特别支部。这支“特殊工人”大队来到这里就准备策划暴动突围行动。9月2日夜里12点,292名“特殊工人”拿起手中的棍棒石块同看押军警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但终因力量悬殊,只有67人成功逃出。暴动总指挥刘贵、副总指挥崔溯源被残酷杀害,李振军、朱韬被关进“海州工人辅导所”。在这里,朱韬吸取暴动的教训,把公开斗争转变为秘密串联、分散逃跑。1943年3月5日,朱韬和几名战友一起逃离阜新,辗转回到冀中抗日根据地,继续与日军战斗。

  新落成的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新馆分为万人坑遗址陈列馆、死难矿工遗骨馆、抗暴青工遗骨馆三个分展馆,共埋葬了7万名在日本侵华时期死亡矿工的尸骨。在新建的遗址陈列馆里,陈列的主题是“掠杀·抗争”,展陈面积945平方米,展品170件。陈列馆通过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并将雕塑、复原场景、油画有机组合在一起,形象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暴行以及劳工的悲惨境遇。

  《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16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