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片警“小翁”:我要做盲人的一双眼
翁少波,阜新市的一个社区片警,今年56岁了。从42岁时就在辖区内服务一群盲人,听到盲人们喊“小翁”时,一晃14年过去了,可现在,老人们还亲切地喊他“小翁”……1月13日,翁少波告诉记者说:“这些年,和这些残疾老人在一起,总有一股剪不断的情结在里面。”
作为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翁少波分管阜新市太平区玉龙社区红树四街9号楼,最早这里住着20多名盲人。一有空“小翁”就往社区跑,他在自行车前挂了个小牌,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手机号,便于居民找他。
翁少波说,第一次走进盲人家,那个场面让他很惊讶。
盲人李铁山一家,妻儿都是智障。老伴不会料理家务,儿子30多岁了还没有成家。所有的家务活儿都落在了盲人老李身上,修车、修锁,包粽子、蒸馒头,洗衣服,家庭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盲人耿万和一家五口,三代人有盲残、智障和肢残,一个有点劳动能力的还下岗失业,生活异常艰难。
“没下去看之前知道盲人们难,但没想到会这么难。”
晚上回到家,翁少波用毛巾蒙上眼,亲身体验盲人生活。从最熟悉的客厅走到厨房,不是撞墙就是碰倒东西,恐惧、害怕,不敢迈步。
“啊,盲人的生活太需要帮助了,他们看不见这个世界……”
翁少波边体验边琢磨:“我能帮他们解决哪些问题?我要做盲人的一双眼。”
管网改造前,盲人们居住得很简陋,每家都有煤泥、煤块,下管区时,翁少波常看到盲人砸煤块时砸不准,煤块砸得到处乱飞,有时砸到他们的脸上、头上,砸得生疼。每每看到这种情况,翁少波都主动接过斧头,帮助砸好煤块,端到炉子边上。
崔大爷两口子都是盲人,自己会下大酱,一次,翁少波去他家,正赶上崔大爷剁酱块,由于看不见,大块留在菜板上,小块都掉地上了,崔大爷蹲下身子,双手在地上来回摸索,菜刀里一半外一半,眼看就要掉下来,崔大爷却浑然不知。翁少波心里酸酸的,赶紧接过菜刀,帮着剁完剩下的酱块。
判断时间对盲人来说是个难题。翁少波上网查询哪有盲人使用的手表,尽管工资不高,可还是自己掏钱,给他们每人买了一块“电子语音报时表”,盲人们乐得合不拢嘴,连睡觉都戴着。
在社区,翁少波常看到盲人用棍子来探路,就到残联为他们申领了盲杖。
翁少波发现,有5个盲人老人听力减退,就协调残联,为他们申请了6万余元的免费助听器。
一次下管区时,82岁的刘宝林老大爷把翁少波叫到一边,向他要给老伴照的身份证照片。他说:“老伴已经去世,你给照的这张照片是她生前的最后一张照片,而且已经快20年没照相了,我要留作纪念。”翁少波很感动,他说:“没想到普通的一张照片能给老人留下这般美好的回忆。”
“只要是有益于居民的事,我就要天天做,哪怕事情再小,再普通。”翁少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