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花生”见证技术革命
中国花生种植的历史性跨越与变革,在阜新迈出了新的一步!
9月29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承办的花生提质固氮耦合生产关键技术大田测产与现场观摩研讨会在阜召开。
时隔一年,还是阜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同与会专家学者们再次共同见证奇迹、感受惊喜——试验示范地块平均增产超过29%!一年之前的2021年9月19日,就是在阜新,同一块田地里,ARC-BBBE微生物菌肥带来的罕见“花生超级结瘤”现象带给人们同样的惊奇与欣喜。
由ARC-BBBE微生物菌肥所创造的黄曲霉菌防控、形成超级结瘤、固氮减肥增产等一系列产生连锁反应的奇迹已经绽放在阜新大地,远期成果还将继续刷新人们的认知。
阜新花生:得天独厚 谁与争锋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总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花生在保障中国油脂供应和食品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提升我国花生产能和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作为农业大市,阜新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粮a食生产,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以落实,采取积极措施,强化指导服务,全力抓好备耕、春耕、田管等粮食生产各环节工作。2021年,阜新粮食总产在50亿斤以上,充分彰显了应有的政治担当、责任担当。
阜新花生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50万亩左右,是仅次于玉米的第二大作物,位居东北地区花生种植面积之首,位列全国三甲,是中国主要的使用商品花生生产基地。所产花生以珍珠豆型早熟小粒为主,脂肪含量中等,适口性好,“清、脆、香、甜”,受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低,深受消费者及食品加工企业的青睐。
近年来,在阜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阜新市立足得天独厚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依托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不断强化科技支撑与产业引领,积极推动花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花生产业绿色、高效、健康发展,将花生产业打造成为阜新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让花生成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助推乡村振兴。2012年,“阜新花生”获批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以阜新为核心产区的辽宁小粒花生成功入围国家特色产业集群。为促进花生产业发展壮大,2021年,辽宁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王府花生种质资源基地、阜新花生产业联盟应运而生。通过招才引智,组建三一智农(辽宁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辽宁中佳源物种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适合东北地区的高油酸花生原种扩繁基地和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阜新花生正向着优质化、高端化迈进。
2021年9月23日,以“小粒花生,绿色生产;做大产业,共谋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阜新花生节上,阜新市与辽宁省农科院签订了市院《农业科技共建协议》,并举行了阜新市农业科学院和大湾区——黑土地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来自国内23位知名专家学者出席阜新花生绿色发展高峰论坛,围绕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方向、花生深加工转化路径等前沿科技深入研讨。
发展现代花生种植业,让“阜新花生”品牌更响亮,必须向科技要效益,向质量要效益,向安全要效益。
阜新花生:科技支撑 先机占尽
9月29日,时隔一年,李培武院士再次走进了位于阜新市彰武县的试验示范地块,满眼花生长势喜人,叶色、根系生长优势明显,明显胜过周边地块。实地测产发现,坐果多、果大、饱满,增产效果明显。
明显的成果源于ARC-BBBE微生物菌肥的科学施用。这是李培武院士团队运用生物方式解决花生种植突出问题黄曲霉菌污染的一项创新成果。
李培武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生物毒素)、农业农村部生物毒素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油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主任。主要从事粮油质量安全研究,在黄曲霉毒素高灵敏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提高我国粮油质量安全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培武院士团队以服务粮油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高端为使命,围绕粮油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质量标准、风险监测与控制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开展农产品生物毒素与农残快速检测、粮油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全程控制、油料脂质组学保真与营养功能评价等。
黄曲霉菌不仅影响花生品质,也危害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作为粮油生物毒素检测与控制专家,李培武院士长期致力于花生研究,尤其专注于突破瓶颈,达成对黄曲霉菌防控的最佳效果。经过持续的深入研究,李培武院士团队深刻揭示了花生根系内生菌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黄曲霉与生防细菌互作机制,发明了一步式高效筛选黄曲霉毒素防控菌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方法,并获得了一系列黄曲霉毒素产毒菌生防菌株。其中的解淀粉酶芽孢杆菌、侧孢短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和路德维希肠杆菌等4种细菌均能有效拮抗黄曲霉生长、抑制黄曲霉毒素产生,且容易培养,无污染,对环境安全。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同步实现黄曲霉毒素田间源头绿色阻控与提高根瘤固氮能力的研究思路,将外生生防菌与内生菌结合研制了一种黄曲霉毒素绿色阻控与根瘤诱发耦合的生物菌剂,即ARC-BBBE,探索同步实现黄曲霉毒素绿色阻控与根瘤固氮提升的可能性和有效路径。
历经20年的艰辛探索,李培武院士选定阜新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为了探明ARC菌剂对花生减毒固氮、减肥节本、增产增效的效果,辽宁省农科院花生研究所在王府花生科研基地开展了提质固氮耦合生产关键技术试验,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ARC菌剂,氮肥分别减少10%、25%、40%、55%的施用量进行产量对比,结果表明,在添加ARC菌剂后,减少氮肥25%和40%施用量,花生田间无显著性差异,并且花生根瘤总数明显增加,单株饱果数显著提高。
阜新花生:优势产业 未来可期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是辽宁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为辽宁农业科技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省农科院与阜新市已有长达40年的科技共建合作关系,阜新是辽宁省农科院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实施地,辽宁省农科院质标所则与李培武院士团队有着多年科研合作历史。2021年春,李培武院士团队与辽宁省农科院质标所共同在阜新彰武选定试验示范地块,将创造性提出的花生提质与固氮耦合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正式落地,将创新成果减毒固氮耦合微生物菌肥投入使用。
第一年,成果就超乎所有人的预期,花生根瘤菌超级结瘤现象在彰武首次被发现。2021年9月,首届阜新花生节期间,李培武院士亲临会场,他表示,阜新是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低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优质花生生产基地。会后,他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的陪同下到阜新彰武试验地查看种植效果,首次发现了施用ARC-BBBE微生物菌肥的花生植株根系出现了超级结瘤现象,并且能够提高花生瘤重,固氮效果明显。从而证实了ARC-BBBE微生物菌肥不仅对黄曲霉素具有良好防控作用,还大幅增加了花生根瘤数量,成为引发业界关注的一大新闻。此外,还大幅增加了固氮酶活性,展现出显著地促生长、增产量、控病害、保安全的综合作用。2022年,李培武院士团队进一步开展深入实验,全方位取得良好成效,此项技术在花生生产全过程中的“增产、增效、增安全;减肥、减药、减毒素”效果得以清晰呈现,让人倍感惊喜。
隋国民表示,虽然阜新花生黄曲霉菌污染风险低,但存在引进花生种时带入的可能,而这种菌肥有效阻控黄曲霉菌滋生繁殖,真正实现源头防范。其带来的根瘤菌形成方面的巨大优势,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几倍、十几倍生长的花生根瘤,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形成更强劲的吸收肥水能力。强大的固氮能力,则从另一方面保证了花生的良好长势。“减少施肥30%到40%,最后的效果竟然是不减产、反增产,这样的成果让所有专家、学者越看越兴奋!”
他认为,通过施用ARC-BBBE微生物菌肥,既降低黄曲霉菌的风险,也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从根本上推动辽宁花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上档次、上水平。
阜新市副市长陈磊指出,ARC菌剂在阜新的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保障阜新花生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花生安全,引领和带动全国花生产业的绿色低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