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沈阳城市精神
□赵红霞
哲学家贝淡宁在其所著《城市的精神》中说:对一个城市魅力的评价,是对那座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道德判断。
在这个春光正起的时节,沈阳的精神名片,与春同生。
“弘扬雷锋精神共建幸福沈阳”,不是从无到有的赋予,而是从无形到有形的提炼,它发掘于这片厚土的灵魂深处,历经2300年的攒聚与夯实,在这个崭新的春天里,雷锋精神与沈阳的城市精神在时空交汇中,天地人精准契合,昂扬发声。
学习雷锋精神:
奉献是这方水土的精神内核
雷锋这个名字,在22载的短暂华年中,与沈阳相关的日子占了330多天。他的“钉子精神”,缘起于和战友在北运河畔的一次谈心;他“雨中送大嫂”的佳话,发生在沈北望滨乡;他“好事做了一火车”的主要出发地是沈阳站;而那张最著名的手握钢枪照,就摄于沈阳……直至今天,穿城10年的雷锋号,仍在寻常而紧密地扣紧沈抚之间的纽襻。
毋庸置疑,雷锋的道德肌理中,浓缩着第二故乡沈阳的厚养积淀。
带着当下的思维回望,从战国燕建侯城,到辽代建沈州城,再到明朝扩建沈阳中卫城,直至清朝拓建沈阳城,沈阳这片土地上,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生性纯良的北方后裔,皆以忠正为本以奉献为基。
而中国工业开始向世界强国靠近的长途跋涉中,是共和国长子沈阳伸出了有力臂膀,帮助中国工业文明的长卷徐徐展开。在家庭的概念里,长子总是意味着重任在肩而必须默默扛起。沈阳在国家工业发展初期的价值与位置,因这一历史节点而奠定。
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这三个人,都是辽沈大地的品行代言人,他们身上的奉献精神,就是这方水土的精神内核。
弘扬雷锋精神:
沈阳吹响幸福共建的最新号角
“人们为了生活而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而留在城市”。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如此描述城市。而作为沈阳这座城市的决策者们,无时无刻不在为这一市民福祉而夙夜在公、俯首躬身、诚朴求是。
这种率先垂范的本身,就是对雷锋精神实质的最好诠释,即:对党忠诚、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友爱互助。
我们欣喜所见,现在“沈阳精神”的正式发布,既是所有沈阳人的一次集体内省,更是一种鞭策——“沈阳精神”,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们当因它而导引、而涵养、而凝聚、而创造。而在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历史进程中,在幸福共建的全民勤业竞进的氛围中,我们更当在弘扬中创造、在创造中沉淀、在沉淀中升华城市精神。
践行雷锋精神:
人人奉献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说过,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真正的城市精神,不仅是立意宏大的行政精神,更是自下而上的市民精神。这种奉献精神落实落小落细,就是贤淑的妻子、有担当的丈夫、温柔的母亲、果敢的父亲、热心的同事、和善的邻居、敬业的员工,就是那些和你共同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伙伴同事,就是那些和你一起参与“幸福沈阳共同缔造”的邻居乡里。
走在2300多年时间节点上的沈阳,让我们各美其美、各优其优。
可期可见,就像作家雨果笔下的巴黎那样,念兹在兹的人们一定会幸福地向世界朗声说出:“呼吸沈阳的空气吧,这有益于保存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