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亚洲最大露天矿加强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

11.07.2020  11:56

近日,抚顺西露天矿小火车又重新开运,围绕着西露天矿矿坑直观地展示了矿场的治理成果。

2018年9月以来,西露天矿做深做实采煤影响区综合治理与整合,利用这篇大文章,按照西露天矿综合治理整合利用的总体思路,逐渐进入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一方面,西露天矿通过对局部的高段边坡进行削坡减重,对矿坑进行回填压脚,把坑底部回填一些土方,防止产生地质灾害、产生滑坡,保证矿坑的安全稳定。另一方面,通过对可燃物进行适当的清理,防止可燃物的自然发火,避免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此外,西露天矿还对周围的矿坑水进行了有效的排放,每年排水2000多万立方米。

现在我们这几年大大小小没有发生什么滑坡,没有发生什么地质灾害,矿坑水也进行了初排,生态现在逐渐变好。” 西露天矿总工程师肖平说。

抚顺西露天矿位于抚顺煤田西部,浑河南岸,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矿。它记载了抚顺煤炭开采的历史,有着“百年特色”、“煤都特色”、“领袖特色”、“第一特色”、“独有特色” “六大特色”。

然而,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质灾害威胁较大,严重制约城市发展。

为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抚顺市以西露天矿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为突破口,带动城市转型发展,造福人民、惠及民生。

为了进行生态恢复治理,西露天矿根据整体规划,采取了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手段。

首先,西露天矿采取了一些工程措施,既讲究经济合理,又讲究技术可靠。通过回填压脚、削坡减重、消烟灭火,保证矿山安全,再通过覆土、整型、栽植树种等一系列工程进行绿化,坑下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其次,西露天矿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环境治理,进行复垦,进行生态修复,通过利用矿坑水进行绿化、洒水、除尘,坑下发烟、冒火的地方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态逐渐变好。

目前,整个矿坑生态恢复治理面积达到140多万平,达到矿坑面积的1/5,栽植树木100多万株。昔日寸草不生的矸石山,现在变成了绿树成荫,整个生态恢复治理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此外,西露天矿将按照整体规划逐步实施,在灾害治理后,用5~10年建成东北地区的生态欢乐谷。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