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创新壮大实体经济(行业广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环境如何?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依然存在不平衡,需要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2016年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4%,超过美国的7.3%、英国的7.2%,‘脱实向虚’现象较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有待提升。”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正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介绍,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主要发达国家反思并审视“脱实向虚”发展模式,重新聚焦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比如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提出“工业4.0”、英国实施“高价值制造战略”等。
“现在有一种观点是把制造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动能对立起来。虚拟经济过热带来的一个客观后果,就是产品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过度集聚。”苗圩认为,我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强大必须依靠实体经济,依靠工业和服务业的共同带动,依靠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如何做强做优“中国制造”、壮大实体经济?与会专家认为,创新驱动发展是关键。目前智能制造正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个性化大批量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日渐丰富,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突出特征。”苗圩说。
截至2017年底,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达到63%、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46%,制造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70%。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介绍,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大规模定制,现在海尔产品的不入库率达到近70%。
创新驱动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谈道,与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相比,先进技术的供给特别是深度应用仍然不足,“中外技术评估结果显示,处于试验、中试阶段的技术与处于产业化阶段的技术,主要发达国家大致为30%、70%,而我国为70%、30%。”多位专家表示,下一步要加快建立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加快建成适应科技新变化、人民新需要、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产业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