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I面膜测试样品有荧光现象

08.05.2015  12:46

  本报讯(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记者赵威)  昨日,中消协发布26款面膜比较试验结果,测试结果显示,面膜保湿效果与售价不成正比,SK-II与另一品牌面膜样品产生荧光现象,但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无法确定。

   面膜保湿效果与售价不成正比

  面膜是涂或敷于人体皮肤表面,经一段时间后揭离、擦洗或保留,起到集中护理或清洁作用的产品。

  日前,中消协对市场上销售的宣称有保湿功效的26款面贴膜商品进行比较试验,样品面膜单价从折后每片3.0元到191.7元不等,涉及产品多为目前在我国市场占据份额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品牌。

  本次比较试验,在测试面膜保湿功效的同时,也对消费者比较关注的防腐剂、激素、荧光物质等安全性内容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26款样品的理化和卫生指标基本令人满意,但是样品的保湿效果与其售价不成正比。有的样品售价虽然较低,但是其保湿效果较好。

  另外,本次测试选用食品包装中荧光检查方法进行测试,结果SK-II和另一品牌两批次面膜样品有荧光现象产生,说明其产品中含有能够产生荧光的物质,但无法判别是否为荧光增白剂。

  据分析,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发出荧光物质的统称,它可通过光学上的补色作用起到“增白”的效果。荧光增白剂可能存在风险,尤其是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但能够发出荧光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荧光增白剂,如一些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等都能产生荧光现象。

  昨日,记者在沈阳中街和太原街走访多家商场,检测中产生荧光现象的两个品牌的面膜产品在部分商场有售,但未发现比较试验发现产生荧光现象批次的产品。

   消费提醒:别买标签标识信息不全的面膜

  中消协提醒消费者,挑选保湿面贴膜时,要根据自己皮肤的情况、使用习惯、目的以及经济能力,挑选快速保湿、长期保湿、保湿美白、保湿抗皱等具有不同侧重功效的不同剂型面贴膜,以达到更好滋润护肤的效果,不可一味盲从。

  另外,购买化妆品时,要仔细查看化妆品标签,尤其注意进口化妆品必须有以规范化汉字书写的中文标签。按相关要求化妆品标签应有产品名称、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实际生产加工地、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及产品标准号、批准文号或备案号、全成分表,保质期限、净含量等信息,若在购买时发现产品标签标识信息不全或者是全外文标签标识,很可能是有问题的产品。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