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人间情”艺术团的欢乐时光(图)

18.12.2014  16:27

  17日,在鞍山艺术大厦一楼的排练厅内,28个人正在笑声中排练新编的舞蹈,他们身着藏式舞蹈服,反复练习着动作。令人大为惊讶的是,他们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带头的周景涛已经64岁了,他打扮时尚,留着流行发型,笑声爽朗。

  “咱们正在准备过年探望孤寡老人的演出节目,舞蹈是我们自己编的,谱子也是我们自己创作的。这大冬天我们在一起欢声笑语的多好。”周景涛笑着说。在立山区深南街道,周景涛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是“人间情”艺术团的创始人和团长。每逢街道、区里、市里的大型文艺活动,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2002年,周景涛离开了热爱的工作岗位,一天,他在社区的小广场看到几个居民在弹唱,热爱音乐的周景涛便产生了成立一支在社区活动、丰富百姓日常文化生活队伍的想法。2002年12月24日,“人间情”艺术团成立了。

  “人间情”成立之初,周景涛的月收入只有500元,每个月要拿出200元做活动资金。“第一次我花了200元钱,给团里买了2个手鼓和3个谱架。当时想到团里终于有了乐器,别提多高兴了。”周景涛回忆道。从那时起,周景涛开始省吃俭用为团队提供资金,饿了他就买馒头、饼,供暖费交不上他就穿着棉衣睡觉,坚持了整整七年。“随着队伍的壮大,需要的资金增多,正好那年我正式退休了,我就把全部的积蓄和8万多元退休金拿出来,用在团队的基本建设和演出设备上。”周景涛说。

  随着“人间情”规模迅速扩大,场地、资金、影响居民休息等因素始终困扰着周景涛。他将自己遇到的困难向所在社区和街道反映,得到深南办事处的重视和支持,特地为他们提供了一间排练室。有了排练室,周景涛的干劲儿更足了,他每个月初拟定好当月的排练安排,舞蹈队、乐器队、合唱队、歌手队,他都规划得十分详细。他说:“这么多年了,了解我的人都知道,‘人间情’艺术团已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团员安素华介绍,每周四次排练,从节目创作到打扫卫生,周景涛都亲力亲为。

  “现在‘人间情’共有170多名团队成员,下设四支队伍,每天都有正规的训练,艺术大厦这个场地是专门给舞蹈队设立的。我们从来不搞商业化,小到一张复印纸、一块电池,大到音响、乐器、灯光等设备,都由周团长出资购买。每年20多场义务演出的费用也都由周团长承担。这么多年来,他为咱们团队已经投入了30多万元,带领我们为群众义演250余场。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也给许多居民和百姓带来了欢声笑语,大家都十分喜欢他。”团员于虹雷说。

  周景涛则告诉记者,“人间情”最难忘的一次演出是在2008年。那一年汶川发生地震后,他立即与慈善总会取得联系,带领团员们组织了两场募捐义演。虽然准备节目的时间比较匆忙,但是每一名团员都在用心表演,义演筹集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款83万多元。当他把善款交给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时,每一名团员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周景涛表示,国家日益富强,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老年人更应该快乐地享受每一天。他十分欢迎全市各行各业的退休老人加入他的团队中,与他们一同体验“年轻”的欢乐时光。

沈阳市和平区打造沈水之阳文旅创意产业带
  6月6日,在和平区文旅局指导下,辽宁频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6月11日开幕
  辽沈晚报记者王琳报道 沈阳市第三届市民运动会开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