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多举措助推农产品加快走出去
如果你到俄罗斯、韩国、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就餐时有蘑菇,这很有可能就是鞍山生产的。7月4日,从鞍山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以来鞍山地区的食用菌菌棒出口增势迅猛,同比增长169%;盐渍食用菌出口数量同比增长46%,鞍山食用菌在国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
年初以来,为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外贸出口“五年倍增”计划,鞍山采取政策帮扶、加强企业指导、强化便利化措施、实施差别化管理等多项举措,助推农产品加快走出去。
政策帮扶。鞍山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指定相关部门根据企业需求实施对口帮扶。调研过程中,挖掘到5家意向办理出口资质的食品农产品企业,现已帮扶两家企业顺利通过注册登记考核,获得出口资质,另外3家正在办理中。
加强企业指导。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发挥信息优势,定期向出口企业和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国际市场信息、国际食品安全信息和疫病疫情信息。目前已开展培训3期,共有20家企业40余人受训,编写检验检疫预警信息7期。
强化便利化措施落实力度。结合鞍山地区实际,出台相应的措施,有效缩短通关时限,使每批出口产品通关速度平均提速1天。
实施差别化管理。综合企业生产规模、加工工艺等因素,结合出口企业的实际特点和需求,采取专人专项服务,帮企业克服困难、扩大出口。对出口原料来自示范区的产品,适度减少原料及成品的检测项目和检测频次,降低检测成本、减少检测时间。
目前,鞍山农产品出口分为菌棒、豆饼粉、竹木草制品、罐头(食用菌、甜玉米、桃子)、冷冻食用菌和冷冻水果、盐渍食用菌、调味品七大品类。上半年,共有4类农产品出口实现了较大增幅。其中食用菌菌棒1878吨,货值73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35%;盐渍食用菌894吨,货值16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28%;竹木草制品129吨,货值25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3%和30%;调味品118吨,货值1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