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经济开发区靠产业升级抢占先机
8月12日,记者在鞍山经济开发区的辽宁紫竹集团内看到,该集团生产车间的几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生产,生产人员自豪地说:“公司钢轨出口量已经连续3年居全国第一。”成立短短五年间,辽宁紫竹集团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围绕钢轨、钢板桩、轨道交通设备、钢材产品研发、基础工程等领域先后建立了几个大型子公司,产品出口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热轧钢板桩产品的成功开发和批量生产更是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空白。
在鞍山经济开发区,有很多家企业像辽宁紫竹集团一样选择走新型工业化之路。鞍山经济开发区作为沈阳经济区十大主导产业区之一,被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外贸出口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这里的钢铁深加工产业基地已成功跻身国家级。近年来,鞍山经济开发区努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以期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把握主动、占领先机。
鞍山经济开发区充分利用鞍山钢铁资源的优势,率先实现了钢铁深加工产业升级。以板材深加工、型材深加工、管材深加工及线材深加工为主,实现了鞍钢钢材在园区就近消化,改变了鞍山市以钢材输出为主的历史。板材深加工,有以鞍山发蓝钢带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包装钢带项目;型材深加工,有以辽宁紫竹集团为代表的80万吨船用型钢项目;管材深加工,有以辽宁奥通钢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30万吨大口径螺旋焊管生产线项目。
延伸钢铁产业链条,开发区实现了传统装备制造业升级。这里聚集了福鞍集团大型智能锅炉及高效省煤器制造项目、丹佛斯(鞍山)控制阀有限公司余热利用智能控制区域供热系统项目、辽宁中大集团年产1万台工业机器人项目等。
开发区以钢铁副产品为原材料,实现了鞍山非钢产业的升级。以鞍钢60万吨煤焦油集中加工项目为主体的全国最大的百万吨煤焦油集中加工基地即将形成;以鞍山开炭热能16万吨针状焦项目为代表的全国最大煤焦油精深精制加工基地初具规模;以鞍钢贝克吉利尼水处理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水处理剂项目为典型的高技术、环保型精细化工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正在日益壮大。
大力实施集群化发展,实现了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鞍山经济开发区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是开发区规模最大、链条最长、结构最完善、产品梯次最明朗的主导产业,围绕特殊钢、精品钢材、板材深加工、线材深加工、管材深加工和钢构几大板块,区内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工艺设备水平大幅提高,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使开发区产品技术水平上了新台阶。高附加值产品比例超过44%,接近70%的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