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雪后降温 菜价集体起“高调”(图)
降温后蔬菜集体涨价,其中茼蒿涨幅最大。记者 王艺迪 摄
“上个月还没觉得菜价贵,这几天明显往上涨。”连日来的降温天气,令蔬菜价格集体“蹦高”,其中,茼蒿的涨幅最大,达到三成多,而其他蔬菜的涨幅则在两成左右。调查发现,雪后降温导致蔬菜生长周期延长,供应量减少,运输过程中还得对其进行保温,成本的提升推高了蔬菜价格。
现象-
降温后菜价开始“蹦高”
昨日,在我市部分早市里,由于雪后降温,不少以往的常客都没能按时出现在早市里,而部分菜贩也开始支起塑料棚子,将蔬菜放在棚内销售。“这两天可挺冷的,把菜放到外面很容易冻坏,逛市场的人也少了不少。”某菜贩说。相比之下,室内农贸市场里的人气就高多了。据新兴鱼菜市场里商贩们称,天冷之后,客流量增加了两三成。
虽说室内农贸市场里的人气不减,但蔬菜价格却集体大涨,其中,茼蒿涨幅最大,高达三成多,而其他蔬菜的涨幅也在两成左右。在我市部分农贸市场里,茼蒿的价格从之前的2.5元/500克左右涨至4元/500克;韭菜的价格从之前的4元/500克左右涨至5元/500克左右;黄瓜的价格也从4元/500克左右涨至4.5元—5.5元/500克左右。“之前蔬菜一涨也就几毛钱,现在普遍都得涨一块多。”一菜贩说。
调查-
供给少成本高推高菜价
事实上,由于今年天气冷得比去年晚,蔬菜的价格也一直比去年同期略微便宜,但雪后气温骤然下降,暖棚里的蔬菜因此延长生长周期,“茼蒿最怕冻,正常的生长周期都得四五十天,现在这样的气温,就得延长到50多天。”一位菜农说,生长周期延长,很容易降低产量,导致市场供应量减少,价格自然得涨。
另外,雪后天冷也影响了蔬菜的运输。一些菜农表示,通常情况下,下完雪后的第二天就会降温,蔬菜在运输的过程中就得对其采取保温措施,运输设备也由普通的卡车、三轮车换成面包车,还得将蔬菜包裹起来保持新鲜,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这也是蔬菜每逢降雪后都会涨价的原因。
不少菜贩称,由于今年天冷得比去年晚,蔬菜价格涨幅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按照往年经验,菜价的上涨很可能持续到春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