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从“盼温饱”到“盼环保”诉求

03.12.2015  11:31

  抓好大气治理,改善空气质量,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蓝天白云已经成了一个宜居城市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倾力解决百姓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的民生诉求,各地各部门要密切协作、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坚决打赢改善空气质量这场攻坚战。

  我省曾出现大范围空气重度污染,此次雾霾是2014年全面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以来,面积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污染最严重的一次,全省启动了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朝阳市空气质量也不同程度出现恶化。值得朝阳人庆幸的是,在此次全省大范围空气重度污染中,朝阳的污染程度是最轻的城市之一。

  近年来,朝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持续开展蓝天、碧水、青山等专项行动,特别是今年7月份,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又组织实施了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取得了较好成绩。今年前10个月,全市空气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尤其是PM2.5是全省唯一低于40的城市,为全省最优。我们仍然要坚持不懈地把大气治理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出狠招、出实招、出管用的招,全力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把改善空气质量作为硬指标,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空气治理取得新成效。要积极推进分散式燃煤锅炉拆除工作,统筹城区北部集中供热工程建设进度;下力气抓好扬尘控制,做好城区建筑工地、工业企业和供暖企业灰堆料场的扬尘监督管理,查处烧烤油烟污染和焚烧垃圾等行为;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机动车尾气监督抽检、“黄标车”和老旧汽车淘汰等工作,发展绿色交通;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严控秸秆焚烧;大力实施工业提标改造工程,做好工业生产炉窑的“煤改气”、“煤改电”工作;严控燃煤总量,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抓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旦连续出现雾霾天气,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面进入应战状态,确保各项雾霾防治措施及时展开,防止出现措手不及和混乱现象。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朝阳市长于言良在11月16日召开的全市抗霾工作专题会议上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