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火箭向天催雨 昨日人工增雨有效缓解旱情
工作人员为作业飞机填装增雨用“飞机焰条”
携带增雨催化剂的飞机飞向空中
天气炎热、空气干燥、旱情出现、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在如此情况下,昨天,一场好雨终于被盼来了。
配合有利的天气形势,昨日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等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了飞机、火箭联合人工增雨作业。人工增雨过后,我省大部地区都出现了降水,对缓解我省当前的旱情非常有利。
-增雨现场
飞机携带10支碘化银焰条
距地面4000米云层中催雨
昨日13时许,一架运-12轻型运输机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停机坪整装待发,工作人员正在对飞机进行起飞前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将10支携带有碘化银物质的人工增雨焰条,装载进飞机两侧机翼下方的位置。
此时,雨云已逐渐向沈城上空推进过来,实际天气条件对人工增雨作业有利。14时许,人工增雨飞机进入机场跑道,加速滑行500米左右后昂首飞离地面,直插进天空阴云之中。
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业务科科长翟晴飞介绍,按照此次人工增雨作业的飞行计划,这架飞机自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起飞后,将向北部飞去,对沈阳北部、康平县、法库县以及铁岭等地的部分地区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飞机将穿行在距离地面3900米到4500米的高空云层之中,寻找到条件适宜的云区时,点燃机翼下方安置好的碘化银人工增雨焰条,向云层内播撒碘化银催化剂。
翟晴飞介绍,使用碘化银催化剂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播撒催化剂增加云中凝结核的数量,并使得水汽粒子增大,水滴掉落,从而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这架飞机上携带的10支人工增雨焰条,平均每支能够燃烧20分钟到25分钟。
沈阳地区除了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外,沈阳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也组织人员在地面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截至16时,共出动作业车17辆、作业人员34人,地面发射增雨火箭弹55枚,并且人工增雨作业仍在持续进行中。
-旱情雨情
春季以来降水普遍偏少
昨日增雨有效缓解旱情
据沈阳区域气候中心统计,此前全省降水普遍偏少。3月1日至5月1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仅31.6毫米,与常年(81.7毫米)比偏少6成,为195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
全省14个地市,抚顺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偏少1成,沈阳、鞍山、本溪、丹东、营口、辽阳、铁岭偏少5~6成,大连、锦州、阜新、朝阳、盘锦、葫芦岛偏少7~9成;其中大连、锦州、盘锦和葫芦岛降水量为历史第一少值,阜新和朝阳为历史第二少值,沈阳、鞍山和营口为历史第三少值。
昨日这场降水过程中,气象部门实时监测统计,截至当日19时许,我省大部地区都已经出现了明显降水。8时至16时,锦州、阜新西部、朝阳、葫芦岛北部地区降中雨;沈阳、鞍山北部、抚顺大部、阜新东部、铁岭、盘锦、葫芦岛南部地区降小雨。
沈阳地区,截至昨日19时许,市区平均降水量3.4毫米。新民市降水量最大,平均降水量14.3毫米。
由监测数据可以看出,降水量最大的是朝阳地区,另外阜新、葫芦岛、锦州、盘锦、营口等地的降水量也都有不错的表现,旱情更重的地区雨量更大,这场降水实在可喜。
昨天的这场降水出现过后,省农业气象专家表示,从实际降水情况看,这场降水已经对我省干旱情况起到了有效缓解。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报道沈阳:久旱逢甘露(图) 17-05-23 06:55 | |
人工增雨9小时 本月再无增雨条件(图) 17-05-23 07:39 | |
辽宁飞机大炮齐上阵 呼风唤雨降甘霖 17-05-23 07:32 | |
我省大规模人工增雨缓解旱情 17-05-23 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