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格微向世界推介C919飞机

13.11.2015  06:29

  日前,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在上海下线,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又一次突破。一部总数20万页、装印成套几十本的C919飞机手册的翻译工作,是由沈阳格微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耗时4年时间完成的。把飞机手册的内容翻译成英文,是为了让C919更好地走向世界,抢滩各个国家的民机市场,倘若能够推开这扇“窗”,沈阳格微的翻译工作功不可没。

  据了解,早在2009年,格微软件公司就已经开始着手飞机手册翻译工作的准备。作为中国商飞翻译服务指定供应商,四年的时间里,格微软件公司承担了中国商飞的飞机手册、供应商资料、商务合同、商务宣传等资料在内的翻译服务和技术服务。就在大飞机C919下线前几天,沈阳格微的服务团队24小时待命,为C919下线仪式翻译了大量的演讲材料和宣传材料。沈阳格微还承担了有C919飞机“探路者”之称的ARJ21飞机手册的翻译工作。为保障飞机手册翻译,格微定制研发了面向飞机手册的协同翻译生产线,支撑了十多万页的飞机手册的翻译工程,首次完成了传统模式无法完成的复杂度极高、专业性极强、维护周期30年的海量飞机手册高质量翻译工作,为我国民用大飞机FAA适航取证奠定了重要基础。该协同翻译生产线还成功完成了小鹰500飞机手册、某型号直升机手册、通航系列飞机手册等的高质量翻译任务。

  飞机手册翻译的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飞机产品能够在国际竞争中“说得清,道得明”,而沈阳格微的翻译平台在多项重大工程的成功应用,充分证明我国真正拥有了对海量文献的快速、高质、工程化翻译处理能力,根本上推动了从传统作坊式翻译模式到现代化、规模化、协同化翻译服务模式的产业转型升级,使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迅速找到技术制高点,与巨人同行。

  格微历经三十年研制开发的协同翻译平台,其整体技术水平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荣获了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航空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其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国家创新工程(百万专利翻译)、国防重大工程和装备制造业两化融合工程等大规模、高标准翻译任务中,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百万专利翻译项目中,基于该平台在11个月内高质量地完成了传统翻译公司需要8—10年才能完成的翻译任务,提高效率近10倍,创造了单项汉英翻译服务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等新纪录;在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项目中,已成功为千余户装备制造企业实时跟踪采集并翻译推送国外最新专利等知识,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引进消化再创新。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刘东庚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