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新闻吹风会锁定民生

25.02.2016  09:30

  2月24日,沈阳市举行的首场新闻吹风会上,与会的有关部门领导就社会保障、智能医疗、养老、就业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新闻发布,整场吹风会的议题牢牢锁定民生。据了解,新闻吹风会将平均每月举行一次,每次都将邀请相关地区、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向媒体通报情况,并适时邀请市领导出席。

  市民政局

  低保标准提高7%组建养老产业集团

  2016年,民政部门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当缩小城乡救助差距。

  沈阳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历经11次调整,提高到2015年的每月58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015年的每月355元。今年,沈阳市将继续提标,提高幅度7%,继续适当缩小城乡差距。

  调整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今年1月起,沈阳市已将集中养育(含家庭寄养)的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4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600元;散居孤儿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从每人每月10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200元。

  组建沈阳养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以市场化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最优生活服务。以老龄人口为基础,将养老床位建设任务分解到各区、县(市),全年新增床位4000张以上。去年建成的1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全部投入使用,能够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规范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16年,全市还将再新建10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0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和62个农村互助幸福院。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取得试点经验后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市人社局

  开发社区通、家庭通和电视通

  今年沈阳社会保障方面的重要工作,就是要全力推进“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多险种业务经办规范化。

  要重点做好围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支一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多措并举促进创业、扩大就业,鼓励全社会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就业,鼓励创业典型带领周围人群实现自主创业。在各区县(市)设立创业服务中心,创办移动互联网“众创空间”,创建沈阳创业项目数据库;开发各大高校通、社区通、手机通、创业孵化基地通、家庭通和电视通;将创业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纳入“双进双解”的服务范畴。调整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方式和服务机制,提高贷款服务效率和服务效益。

  市服务业委

  创建会展中心城市鼓励发展“夜经济”

  办好首届中国国防展、中国畜牧展、中国教育装备展等一批国际性大型专业展览会,全年引进举办10个以上国家级国际性大型品牌会展活动,继续培育壮大制博会、建博会、汽博会等本土品牌展会,全年计划举办各类会展活动320项左右,力争多出精品和亮点。

  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社会消费。让消费服务网络更加便利百姓生活,促进消费品市场业态模式升级;优化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配置;建设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促进扩大消费供给,拉动新型消费。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积极挖掘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和农村消费热点;支持开展“农超对接”;鼓励发展“夜经济”。按商务部和省政府部署,结合沈阳实际制定方案,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试点,重点推进建设和完善跨区域大型现代农产品交易中心、现代化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零售终端网络及农产品冷链物流、生产基地和可追溯保障体系。

  市大数据管理局

  推进公共交通免费WiFi系统

  年底前,建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部分医疗机构域内数据互联、实时交换和共享试点;拓展各项应用服务,实现全市卫生业务监管、公共卫生管理等功能。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制发统一的一、二级智慧医院建设和评审标准,推进市属三级医疗机构开展智慧医院建设,促进全市医疗机构的信息互联;依托市级医院重点学科资源优势,逐级建立市远程会诊中心。探索形成“互联网+医疗”可持续运营模式,在总结东软“云医院”和“蓝卡”试点经验的基础上,6月底前,在沈北新区、新民市、康平县、和平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完成拓点和推广工作,年底前在全市推广。

  积极助推教育现代化。推动“一证一本一空间”智慧教育建设,启动“智慧教室”专项研究,在100所学校先行试点,探索教学新方式。启动电子学生证试点工作,同步考虑与市民卡的有效衔接。在全市公办、民办高中及社会办学机构中选取100个单位,启动云阅卷平台,用大数据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管。

  完善“乘车易”系统,增加步行导航、一键登录、公交站点位置描述等满足百姓实际需求的亮点功能。推进公共交通免费WiFi系统建设,在全市重点公交线路试点覆盖“i-Shenyang”免费智能WiFi网络。

   市工商局

  年内继续放宽企业名称登记限制

  2016年着重推进三项改革:实施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探索名称核准新方式,公开现有企业名称库,建立企业字号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企业名称登记限制,力争年内启动这项改革,实现企业自主选择、网络申报和自动预审;大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登记申请、受理、审查、核准全方位网上运行,力争做到企业办照由过去的“面对面”向“键对键”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办照效率;深化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难题,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建立“僵尸”企业退出机制,做实企业存量,促进企业优胜劣汰和产业转型升级。

   沈河区

  深挖皇城胡同文化打造24小时中街

  推进国家优化金融生态改革试验,承担沈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及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报责任。加快建设金融云谷和金融信息安全平台。探索产业金融创新发展模式,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支撑产业升级能力。拓宽金融资本进入实体经济渠道,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按照“补短板、填空白”原则,引进新金融、新业态和新功能。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及金融租赁、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小额再贷款等新型金融企业落户。制定金融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金融人才引进政策,形成政策洼地,加快建设“立足辽沈、服务东北、辐射东北亚”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以申报全国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为契机,加速文化与金融、旅游、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文化支柱企业,提升文化产业税收贡献率。围绕基础设施提升、历史风貌复建、文化底蕴挖掘、功能业态开发、特色文化旅游等五大工程,推进盛京皇城综合改造,继续深挖中街22条胡同的文化内涵,打造24小时中街皇城,提升皇城历史厚度、文化浓度、商业聚集度和形象美誉度,努力将盛京皇城打造成东北地区靓丽的文化名片。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何强

  编辑: zfw04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