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迎来“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模式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标准农田该如何建设,以便更好发挥农业综合开发特色和优势作用?财政部近期出台的《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以下简称“创新试点”),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为主线,把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等作为重要着力点。相关专家指出,《通知》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高标准农田具有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等诸多优势。
自2011年我国出台首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效。2011年至2015年,各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亿多亩,项目区农田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一批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主产区亩均产量提高10%—20%,如期完成了《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出的中期目标,为实现粮食生产“十二连增”、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现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较为单一、效益不高、政策引导作用不强、与产业发展衔接不紧等,难以完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
“创新试点就是在这种需求下产生的。当前国内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只有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效益,才能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农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开展试点创新,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政策工具作用,推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效益。
“创新试点的意义,可概括为‘四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朝才对记者说,一是产量高。高标准农田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会相应增加。二是质量高。通过对土壤营养成分的监测和控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三是农民收入高。通过“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其附加价值,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四是安全性高。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严格控制土壤的质量和肥力,不再用污染的土壤、水源来生产粮食,确保农产品安全性。
构建“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新模式
与之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偏重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不同,创新试点更加注重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培养和形成。
《通知》提出,创新试点应符合“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的总体要求,在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的前提下,以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同步进行相应的配套产业建设,形成“高标准农田+新型经营方式+配套产业”的项目组合一体化建设模式。
“《通知》说的配套产业建设包括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流通等。”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朝才告诉记者,构建“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必须以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相互之间紧密衔接,形成较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并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培育壮大当地优势主导产业。
“以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基本上以提高粮食产量为主。创新试点形成的新模式则是以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为主,‘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是其中的关键。”王朝才说,“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指的是农产品的种养殖到加工到消费者手里这个链条,即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一条龙。其最大的好处在于,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储存保鲜、流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3年创新试点,形成适度规模形式多样、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使项目区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国家农发办相关负责人说。
创新资金使用方式
为保证创新试点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通知》明确了投入政策。单个创新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原则上应控制在3000万元(含3000万元)以内,其中60%以上用于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仍然偏低,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大重点,农田水利建设、农用道路修建、农村电力和农村能源的修造和维护等,仍然需要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王朝才告诉记者,此次中央财政支持创新试点资金除了60%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外,其余的40%将重点投入“创新点”,即形成“全产业链集成式开发”所需要的配套产业方面,包括对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和流通等行业进行资金支持。
“除中央资金外,《通知》强调创新资金使用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和引导作用,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金投入创新试点项目。”国家农发办相关负责人说,从农业综合开发的探索实践来看,这两种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显著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能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大局中发挥政策导向和投资拉动作用,既利于当前,更惠及长远。
“此次创新试点鼓励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和承担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这很有必要。”王朝才告诉记者,对于农民来说,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是最能吸引他们加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中来的要素。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在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劳动效率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此次创新试点将在增加产量、防止灾害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农民可以通过资金、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建立农民与高标准农田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