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为贯彻落实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报送2015年全省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的通知》(辽教办电[2015]19号)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高职特殊教育理念学习,探索高职特殊教育办学规律
迅速贯彻《2014年度辽宁省教育事业进度报告》《省教育厅(高校工委)2015年工作要点》的主要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中层干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针对高职教育、特殊教育理念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加强对高职教育办学规律、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教育办学规律的研究,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力度
按照《辽宁省高等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指导目录》(辽教发[2015]1号)的主要精神,建立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制度体系,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工作。
1.重新梳理学校的组织架构情况,遵循“分工协作、责权一致、稳定与调整相结合、精干高效”四项原则,结合学校实际,组织相关专家召开研讨会等进行深入研究,确定适合学校发展的组织架构。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内部治理水平,保证学校运行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2.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做到责任明确、有章可循、各司其职,遵循“合法性与合理性相统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统一、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系统性与完整性兼顾”原则,认真梳理,完善现有规章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管力度,确保制度执行到位,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奖罚分明。
三、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建设
1.优化教师培养培训模式
(1)加强高层次人才后备人选培养。按照“择优选拔、重点培养、动态管理”的原则,确定高层次人才后备人选,设立专项经费,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开展"精彩一课"、信息化课程设计等竞赛、参加研修班、到国内外访学和采取灵活的教学科研管理办法等方式,着力培养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特殊教育高水平教师团队。
(2)创新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方式。搭建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平台,采取以赛促培、以考促教的方式,分批次、分期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派出培训;对骨干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构建评选准、流程畅、效益高的骨干教师评选管理模式,对优秀骨干老师在职称评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着力在校内培养“校级及以上教学名师”和高层次人才。
(3)加强专业技能培养。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龙头、以骨干教师培训为主线,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基础,以校本培训和企业培训为抓手,着力构筑点、线、面和谐发展立体式师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2.加强教师引进和培养工作
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人才共享”的用人方式,完善学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制度,扩大外聘教师的规模,聘任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为专业带头人,聘用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任教,保证专业课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20%以上,“双师型”素质比例达50%。充分发挥外聘兼职教师的作用,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同时,以专业建设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等三种形式,从省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和本校退休教师中聘请一批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指导或定期来校上课,作学术报告、指导专业建设。
3.完善配套措施
(1)切实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从学校年度预算中单列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并不断提高经费比例,做到专款专用,用于教师培养培训开支。包括人才引进工作经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费、课题启动经费、教师进修培训费等。同时,在校内津贴分配方案中,重点向教学、科研等一线教师倾斜。
(2)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主人翁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在教学、教研岗位上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的宣传力度,定期表彰奖励教师队伍建设先进单位。进一步加强人文关怀,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努力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根据需要为高层次人才、专业带头人建立工作室,使他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教学教研工作,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文化留人。
四、加强特色专业和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以就业为导向,在行业分析基础上,以市场需求、本着专业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办学形式。加大投入,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选择先进实用的教学设备,规划好刚性预算;加大针灸推拿、特殊教育等特色专业的投入力度,加强重点实训室的建设力度,要求每个系增加一所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学生实习需求;加快专业建设步伐,适度扩大招生规模。
2.加强课程建设,努力构建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一是优化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行业特色;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每年完成一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逐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各系部要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设计和开发为核心,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深化与行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二是以校内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加快针灸推拿、艺术设计、特殊教育等专业建设速度,要严格按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完成校内聋人语文、陶瓷成型技法等6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三是深化课程改革,引进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以“任务实践”为主线,运用“标准化”、“流程化”的思维方式,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针灸推拿专业试行课程改革,逐步在艺术设计、特殊教育、电子商务等专业全面铺开。同时,利用两年时间,进一步完善儿童歌曲弹唱、语文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带动儿童行为管理、陶艺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资源平台建设,逐步建设数字化校园。
五、加强科研工作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1.努力搭建科研平台。加大科研经费投入,计划投入3万元购买“CNKI数字图书馆平台”,为教师的理论研究提供资料查询平台,更好地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从2015年起学校每月编印一本有关职教、特教的《教育资讯》,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新闻,把握研究动态。
2.强化科研项目的组织管理。加强课题研究常规管理,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序地开展,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有专人负责,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确保每次研究活动均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加强科研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课题组长(负责人)会议。
3.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制订科研工作计划和课题指南,引领教师从解决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从实用性强的小课题开始进行科学研究,为省级、国家级课题的申请积累研究经验和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