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万人坑”7月1日前开放(图)
限于建设年代的技术条件,陈列馆对遗骨的保护措施曾相对落后
工人在遗骨池下挖掘通风洞
-本组图片由华商晨报华商响网记者王洁摄
将在省内寻找亲历者及其后代征集文物目前已征集文物近100件
27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抗战纪念设施和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保护和管理。
昨日,阜新副市长尹璟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阜新“万人坑”正在施工,预计7月1日前修复完,向社会开放。
由于万人坑基础资料严重匮乏,有关方面将在阜新及省内有关城市寻找万人坑亲历者及其后代,广泛征集文物。截至目前,已征集到文物近100件。
探访现场:新陈列馆已施工
阜新“万人坑”坐落在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南山,占地5平方公里,埋葬着4万矿工的遗骸。
目前,获得国家拨款的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维修保护工程已经全面启动。
27日,记者在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维修现场看到,3个遗骨池下的遗骨防潮工程已转到地面作业,遗址东北侧的新建展示陈列馆工程已进入实质施工阶段。
据悉,截至目前,遗址内改、扩、新建项目已给予一次性审批。
此外,国家及省下拨专项维修资金累计5393万元已全部到位。其中,国家文物局关于万人坑纪念馆保护项目的遗骨防潮防腐一期工程资金713万元已到位,项目专项补助资金4480万元已下达,省发改委关于万人坑纪念馆维修保护项目前期经费200万元已到位,确保其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专访纪念馆馆长:24小时恒温恒湿保遗骨不受潮
纪念馆馆长张宝石介绍,为保护文物、减少震动,在3个遗骨池正下方进行的掘进完全由人工完成,即使遇到岩石,也是人工冲击钻一点点击碎。
据张宝石介绍,阜新万人坑的遗骨距今已七八十年,已出现风化腐化现象。
为确保文物安全,遗骨防潮将保证24小时恒温恒湿;遗骨防腐也将采取除霉、加钙等先进方式进行保护。
-链接阜新“万人坑”
阜新孙家湾“万人坑”就是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有矿工遗骨4万余具,已发掘的矿工遗骨共约500余具,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处日本残害中国矿工的遗骨陈列馆。该馆于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