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辽代兴衰共存的鸡冠壶(图)

11.12.2017  09:01

  酱釉鸡冠壶 辽 法库叶茂台七号墓出土

  茶绿釉鸡腿坛 辽 法库叶茂台七号墓出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体现了很强乡土观念的俗语,说的就是人们因所处自然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也有了不同,比如有人种地,有人放牧,有人渔猎,而生存方式的差异也就导致了区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具体到了生活器用上,则体现了人们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的智慧。

  比如说,契丹人有一种叫“鸡腿瓶”的贮藏器,最大的有一个小儿高,形状像鸡腿而得名,也就是像个枣核。这种形状方便逐水而居的契丹人取水,器身细长就方便人背着,口那么小,骑在马上一时半会也洒不出来多少。而贮藏时,尖底很容易地埋在地里,可以保持器身的平衡。

  有趣的是,这个后来被命名得有点俗气的“鸡腿瓶”,在与辽同时代的宋朝还有个长得差不多的一样头重脚轻的“兄弟”,人家名字就大气多了,叫“经瓶”。马未都在《醉文明》中说,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宋时的酒店里,都会立着这么几个大经瓶。

  鸡腿瓶也好,经瓶也好,其实都是从唐朝时传下来的,只不过因为区域生存方式的不同,生活中的作用也就不同了。

  唐朝还传下来一件日用器物,到了辽宋时,只有契丹人在使用了,出土的几乎都是从辽墓出来的。这个也和鸡有关,叫“鸡冠壶”。

   给这壶起名的

  是普通老百姓

  鸡冠壶,顾名思义,就是像鸡冠的形状。给这个壶起名的是普通老百姓,李文信先生于上世纪30年代在建平叶柏寿火车站附近的辽墓中发现这种壶后,也就以“鸡冠壶”命名了。

  之所以叫鸡冠壶,是因为在有一类鸡冠壶上部漫圆形的顶上有突出尖峰,下有一孔,宛如雄鸡冠状,故称为鸡冠壶。

  不过还有一种,上部平顶、双孔,中间有一个缺口,如垛口,下方为长方形,平底,很像马镫,于是老百姓又称之为“马镫壶”。

  壶自然是用来装液体的,小时候春游都会背一个绿色的军用水壶,而古代的马背民族一年四季都会背着一个皮囊,后来根据皮囊的器形功效就有了结实的瓷壶。所以不管是叫“鸡冠壶”还是“马镫壶”,有研究者究其出处称之为“皮囊壶”。

  目前考古发现的辽瓷制品中,鸡冠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李艳阳曾经分析过在辽代早期四座纪年墓葬出土的瓷器,在出土的九十余件完整瓷器中,其中的鸡冠壶就有十七件之多,由此可见其数量之多,器类之重要。

  研究者总结说,鸡冠壶的质地,当然以瓷质为主,但是也发现了另外四种,分别为陶质、树皮、木质与金属的,木质和金属的会有少量流行。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各式釉陶(含三彩器)或瓷质鸡冠壶,这是辽代鸡冠壶的主流。

  第一种质地是陶质的,灰色素陶质地的鸡冠壶在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境内的辽代遗存中常有发现,其中见于正式报道的有喀喇沁旗娄子店乡上烧锅辽墓和通辽余粮堡辽墓出土品。

  第二种质地是树皮的,桦树皮鸡冠壶见于内蒙古察右后旗红格尔图和乌兰哈达辽墓资料。

  第三种质地是木质的,木质鸡冠壶出土于哲里木盟奈曼旗青龙山镇斯布格图北庙山南坡上1985年发现的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墓主葬于开泰七年,该墓出土的鸡冠壶,是用硬木挖削成两个半边,然后粘在一起,发现时仅存半边,上有一孔,呈马鞍形,平底,外经打磨,涂油,相当光泽,高29.2厘米。

  第四种质地是金银质的,金银质地鸡冠壶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的古代窖藏,高26.3厘米,此类鸡冠壶应该多为契丹贵族所使用的,非一般契丹人所能用。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李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