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卉丛中夺锦标———写在大连女子职业中专建校三十周年之际

03.12.2014  06:22

  马年岁尾,大连女子职业中专迎来了建校30周年华诞。30年来,这个全国第一所综合性女子职业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书写了一部开拓奋进、创新发展的华彩篇章。曾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亲临视察,美、英、德、日、韩、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的3000余名国际友人慕名来访。学校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德育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稳定在99.9%以上,自建校以来,向社会输送了万余名巾帼人才,在全国政协、全国总工会、大连市政府、大连机场等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职业教育的旗帜,女性成才的摇篮。

  职业素质立本“四递进”让学生端上就业生存的“金饭碗”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央领导在今年全国职教工作会上的重要指示,是对大连女子职业中专坚持职业素质立本,培养德才兼备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的最好诠释。

  在校响当当,离校能顶岗,上岗是好手,市场需求永远是学校办学的方向。目前,学校主要开设学前教育、文秘、美发与形象设计、旅游、航空服务、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其中,学前教育、文秘、美发与形象设计是辽宁省骨干示范专业。

  为了让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顺利端上就业生存的“金饭碗”,学校实施了“四步递进式”的培养模式,即认知、感知、见习、实习一条龙,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新生一入校,职业认知教育就拉开序幕,学校将专业特色、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毕业去向等都向学生详实介绍,再请往届毕业生现身说法,听企业和社会专家讲座,让学生进门就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职业前景和职业素养打上烙印。

  一个月后,感知教育随即跟上,各专业带领学生到相关企业实地参观、调研、体验,深化对职业的感知。通过亲临一线,近距离接触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了解行业的发展前景,增强对专业特点及未来岗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兴趣,尽早进行个人职业规划。

  二年级时,学校拿出最长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到企业进行教学见习,走进“六一”、“实验”等幼儿园,会看到学生在上课带班,俨然专业的小老师,今年暑假旅游和空乘专业学生到北戴河国家事务管理局,在客房、餐厅、会议接待等岗位体验,加深对职业角色的理解,检验学习成果,寻找自我差距。

  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则是重头戏,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各自指派教师和管理人员携手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既是学校的实习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在岗位上全面展示职业风采。

  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养成,是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多年来,学校坚持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从去年开始,委员会扩展到每个专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构建育人模式,讲座授课等人才培育全过程。他们将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引入教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使人才培养与市场紧密对接。目前,学校已与全国政协、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大连市政府幼儿园、王刚造型等400多家单位共建实训基地,保证了人才培育的高质量。

  女性特色升华“三优”培育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

  优美、优雅、优秀,事业家庭双担当的复合型人才是女专追求的育人目标。校长程科常说:“作为专门培养女性人才的学校,学生不光要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还要承担人妻、人母、人媳、人女的社会角色。女性的综合素质,关系到后代的发展,关系到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她道出了女专的眼光、胸怀和担当。

  进入女专的学生,大多来自困难群体家庭。据统计,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万元的达82.1%,单亲率最高的班级竟高达79%。这些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基础薄弱,缺乏自信、自尊,入学时如同失落的丑小鸭。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学校着力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今年学校请来专业的心理训练团队,对2014级全体新生开展“适应新环境,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心理行为训练,帮助新生迅速打破人际距离,适应新环境,融入新学校、新班级。在心理课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心理测试,树立正确的认知,崇尚真善美,扬弃假恶丑,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感恩奉献的核心价值观成为生活的主旋律。

  学校将女性素质教育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到所有学科。如语文课上,重点推荐优秀女作家的散文等作品,突出其写作特点、生平事迹,领会女性作家细腻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英语课上,强调女性的柔、美、轻特点,让学生像女播音员一样,在语音、语调上把女性的优势发挥到最佳。除了基本课程外,学校还开发了舞蹈、礼仪、形体、化妆、家政、音乐欣赏等职业女性特色鲜明的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尤其是各科课前5分钟的栏目训练,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德育课“一句话新闻”,引导学生关心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法制园地”,教会学生学法、知法、懂法,以法律的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旅游课的“旅游风景线”带领学生领略世界各地名胜古迹、风俗人情;地理课的“窗外世界”尽现大自然的博大神奇;美容美发课的“时尚世界”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档次和修养。这些特色训练,增加了课堂容量、开拓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学习的过程变成快乐的分享。学生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加了就业优势,并终生受益。

  除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也有日积月累的训练。每天的晨读,英语、文学作品、国学都是必读的内容。今年,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凡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作了PPT,对《弟子规》做了精辟的阐述,并配有经典的小故事和自己的点评,使晨读内容形象可感,深受学生的喜爱。而后每日10分钟的形体训练雷打不动,学生们在悠扬的乐曲中头顶书本,手托托盘,日积月累,练就了一身硬功夫。3年后,她们个个出落得亭亭玉立,走、站、坐、行优美端庄,形象气质与入学时判若两人。“丑小鸭”变成了真正的白天鹅。

  精细到位管理学生从小事做起终身受益

  进得厨房,入得厅堂,是人们推崇的事业家庭两担当的女性形象,然而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学校就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历练,通过精细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其内化为道德素质和实际能力,逐步形成了学校的教育特色。小抹布的勤劳务实美德

  任何时候来到学校,都是窗明几净,清爽整洁。如此干净的校园,清扫的主力是学生。无论严寒酷暑,每天清晨学生都蹲在地上,用小抹布一点一点擦地面的方砖,清洁水房的手盆,捡塑胶操场上的碎屑,清扫宿舍的卫生。对于教学楼、实训楼、综合楼正厅及校门前的方砖广场等区域,各班级争夺清扫权,并以此为荣。每班每学期两周的劳动课绝不敷衍,小到洗抹布,老师都会亲自示范。劳动课期间,学生还承担学校的礼仪接待,图书馆、仓库资料和演出服的整理,在食堂刮土豆皮、摘菜叶……通过这些劳动,培养了弯腰务实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美德。很多学生就这样从最基层干起,一步步进入到管理层,实现了自己的职业梦想。小螺丝钉的勤俭节约精神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大力倡导小螺丝钉的精神,从“节水、节电、节粮”做起,使节俭成为学生的一种品质、一种美德、一种责任。

  学校琴房的走廊两侧,总是摆放着盛着水的塑料盆,这是为了保持空气湿度,防止钢琴干裂。每天都有不同班级负责,常年坚持不懈。学校的钢琴因此比其他同类学校平均使用寿命长2—3年。学校舞蹈室的服装多达上千件,每次用完,学生都仔仔细细地挂在衣挂上,从不胡乱堆放。校园资产因师生精心养护,15年来没花一分维护费。大型活动的标语,边角余料也善加利用,被师生们做成幼儿教具、几何模型。在食堂就餐,“浪费粮食当自惭”的警示,督促学生们节制自律,爱惜粮食。小图书驿站的诚实守信品质

  2013年9月,学校教学楼的走廊里,出现了一个新的读书驿站,课余时间,学生可随时来这里借阅图书。驿站全天候开放,无人值守,桌上有登记簿,借阅和归还时自主登记。建站至今一年多,从未丢过一本书。学校的琴房、数码钢琴室及校园女子乐队的训练室,课余时间也是免费向学生开放,不管老师在不在场,学生都会在进入前穿上鞋套,练习完后将训练室清理干净。学校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回报的是诚实和守信。空乘、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去企业见习时,每逢拾到客人遗失的物品,都会及时上交归还失主,这已沉淀为学生的优秀品质。

  大爱深化责任

  全力锻造仁爱奉献之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强教必先强师。教师又是一面镜子,彰显着学校的形象和魅力。多年来,女专精心打造独具风貌的师资队伍,以仁爱奉献之师,为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证。“不抛弃不放弃将爱进行到底”,是该校赋予“师道尊严”全新的内容,亲情教育成为师德建设的闪光点。美容专业老师赵舒琪家访,被家长用大板车接到棋盘磨的棚户区,看到一家人挤在不足8平方米的湿暗窝棚里,深感学生的艰辛与不易,假期中主动帮该生找到美容院打工。物流专业老师回贮娇,得知学生父亲下岗,母亲身患白血病,为省钱不吃午饭,立即自掏腰包为其交上饭钱。旅游专业老师顾维杰不顾病体,用真情留下了家庭破碎离家出走的学生……老师们用真爱、用包容、用无私、用智慧温暖着学生的心灵。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多年来,学校下气力,投重金强化教师培训。通过国培省培、企业实践、校本研修、技能比赛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教师的师德师能。仅2013年,学校就先后举办两次大规模全员培训,从师德、信息化、教育教学全面入手,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和市“十大仁爱之师”讲座,为素质锻造增高拔节。“青蓝工程”是培养青年教师的力举,学校选派高级或骨干教师组成“教练组”,以三年为周期分别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班主任工作、信息化技术等专项培训,并实施“追责制”,各“单项教练”一包到底,使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学校还强化激励和监督机制,通过各项考核、校内津贴发放、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评选表彰、教科研成果奖励,特别是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着力向正气倾斜,向业绩倾斜,让德才兼备、积极上进的教师“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同时,学校严格督导制,每月召开学委例会征求意见,每学期在各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考核,让教育教学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

  为了给大家营造舒心愉快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去年开始,学校为各部门配备了体育器材,在校内辟有乒乓球、羽毛球活动场地,成立了排球俱乐部。食堂里的板凳新增加了棉垫,每个办公室还配有大镜子,方便老师上课前照镜整装。特别是每个季度不同形式的生日祝福,让园丁们倍感期待。学生们亲手为老师制作生日贺卡,在大屏幕上侃侃而谈对老师的印象、评价和希望,园丁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铆足了劲,全力奉献。几年来,先后有上百名教师在国家、省、市的各项比赛中获得金奖。他们辅导的学生6次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夺得了5金11银的优异成绩。目前,学校教师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10人,取得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教师比例达到95%以上。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5项,为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重要保证。

  校园文化升级

  营造爱美和雅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学校内在的特质,是师生们共同营造、共同受益的精神家园。

  在女子职业中专,大家对民主和谐的氛围感受颇深。校领导施政公开、公正、民主,凡涉及改革发展建设和师生权益的重要事项,都要集中群众智慧,实施民主科学决策。每学期都以问卷等形式征求教职工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了解教职工自身发展的需要,按照“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学校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发展、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来进行思考研判,坚持做到考虑不周不决策、调查不细不决策、校情不明不决策,使各项决策“接地气”、“提士气”。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使广大教师心畅劲足,大家各司其职,变校长一人操心为全员尽责,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奋斗目标。

  有创新才有活力,有碰撞才有激情。开放创新是校园文化营造的另一种氛围。徜徉学校的各层走廊,如同走进多姿多彩的展厅。墙壁上南丁格尔、冰心等众多古今中外杰出女性的大幅图片,洋溢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学生们创作的琳琅满目的作品和在各次服务与大赛中与国家领导的微笑合影交相辉映,迸溅着青春的活力和激情奋进的正能量。

  走进第二课堂和各种社团活动现场,插花茶道、绘画书法、乐器棋艺、育儿养生、家庭理财、形象设计、音乐欣赏等沙龙活动,犹如小百科全书。演讲队、情景剧社、合唱团、古筝队、舞蹈队、模特队、摄影社、健美操队、女红社、英语俱乐部等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每年的“校园文化节”高潮迭起,国学经典诵读、女子管弦乐队、舞蹈、航空礼仪等表演,是学生专业技能和个人才艺的大亮相。“五四”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丰富着学校的生活,丰润着学生的心灵。这一切,使学生从课内的专业学习延伸到课外的特长提升,感悟到内外兼修之魅力,体验到家庭和社会“双担当”的快乐与责任。近两年来,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元素被更多地融入,学校全力打造校园文化升级版,进一步形成学校有特色,班级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校园文化品牌。走进各教室,企业文化进校园的气息扑面而来,文秘专业的货币知识,幼师专业的职业操守,旅游专业的实战技能,美容美发专业的最新流行等,都在墙壁文化上多元体现。专业化、职业化、现代化的标志、标识触目可及。学习环境与职场情境的有机融合,营造出浓浓的爱美和雅的育人氛围。学生们技能强,知礼仪,懂规矩,用优雅回报师爱,用镇定面对挑战,用娴熟应对职场,为人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今,从这里走出的近万名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凭借扎实的综合实力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用来用去还是女专的学生。”学校的知名度更加远扬,家长的信任度更加增强,社会的美誉度更加响亮。这正是历尽天华成此景,万卉丛中夺锦标。女专的师生们正高举着创新的火把,传承着前辈的风范,把握着时代的脉搏,继续开创职业教育香飘满园的新辉煌。□秋实/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