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的宣布合并 代金券暂不受影响

15.02.2015  09:50

  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14日联合发布声明称实现战略合并,新公司实行联合CEO制度,业务依旧各自独立。

  双方称,新公司将实施联合CEO制度,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将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阿里巴巴集团参与投资的快的打车和腾讯公司参与投资的滴滴打车,在过去一年间掀起了移动打车领域持续的“烧钱大战”,以优惠券等方式对乘客和司机进行补贴抢占市场。易观国际两周前最新发布的《中国打车APP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4年第4季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末,中国打车APP累计账户规模达1.72亿,其中快的打车、滴滴打车分别以56.5%、43.3%的比例占据中国打车APP市场累计账户份额领先位置。

  滴滴打车CEO程维表示,中国移动出行的快速发展不到3年时间,所呈现的社会价值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享经济特征。

  快的打车CEO吕传伟表示,移动出行在全球都是全新的领域,通过聚合人才,快速发展,有机会走向全球。

  至于合并是否触及垄断的质疑,双方回应称,城市出行这个市场非常大,移动打车在其中只占到非常小的比例,行业参与者也非常多,不存在垄断。

  至于合并是否会终结补贴大战,双方称,一段时间内针对性的补贴依旧会存在,市场大,培育新的用户和市场仍旧需要成本,未来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产品和技术上。

  有关合并之后的两个品牌运营是否财务独立等问题,双方称将在春节过后的发布会进一步披露细节。

  合并背后

  两家合并只用了22天

  记者从滴滴打车所在的北京小桔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内部收到了CEO程维的邮件。该邮件称,“我们和快的走到了一起,还拉着腾讯和阿里走到一起”,此次合并是两家公司“送给全国人民的情人节礼物”。

  邮件称,1月下旬,程维、柳青、Stephen在深圳启动了一个秘密项目:情人节计划,目标在情人节前完成该计划。这个计划就是两家结成战略合并,只用了22天。

  程维在邮件中称,合并后其和快的吕传伟会任Co-CEO,柳青任总裁。过渡期,完成业务整合、团队整合。未来六个月将完成内部整合和市场业务的拓展。

  程维表示,合并后,管理层团队依然牢牢掌握着公司绝对控制权,这作为底线被所有投资者和两家巨头——阿里与腾讯接受。

  程维称,这次合并创造了三个纪录: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最快创造了一家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整合了两家巨头的支持。

  快的打车CEO吕传伟表示,双方合并后,将集中两家公司的优势技术、产品人才,不断推出更为完美的出行服务产品,进一步加速市场拓展速度,产生更多的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更积极有效地推动整个移动出行行业的发展。

  业内分析将联手占领专车市场

  业内分析称,比起出租车领域的双寡头局势,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在专车领域将面对如Uber、易道用车等更具挑战的竞争对手。

  Analysys易观智库分析认为,未来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或将运营重心向专车服务倾斜,并培养现有的APP用户使用专车服务,以期在专车领域占领更多市场。

  昨天上午,滴滴打车投资人、GGV资本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认为,两家合并能让公司聚拢和整合现有的资源,强化网络效应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更高效的服务,并拉开和其他竞争者的距离,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市场领军者。

  新闻释疑

  四问快的与滴滴合并

  14日,国内最大的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快的和滴滴正式宣布合并。2014年初因补贴大战快速崛起的两家打车软件公司,如今合为一家。那么,这起合并是否涉及垄断,会对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影响,又将如何倒逼出租车运营体制变化呢?

  目前的代金券还能继续使用吗?

  两家合并后,APP是否就留存一个平台?目前的代金券还能继续使用吗?消费者是不是一个账号能在两个平台使用?

  针对上述问题,快的方面负责人叶先生称,两个打车软件平台不会合并成一个。因为平台的打通,需要比较复杂的技术手段,短期内还无法实现。也就是说,消费者所持的优惠券、代金券或者积分,还得各用各的。

  对于出租车司机的补贴,叶先生表示,将会根据市场环境来进行调整,但肯定不会因为两家合并而突然取消对司机的补贴。

  强强合并是否涉及垄断?

  一提起打车软件,大家可能立刻会想到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易观国际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打车软件累计账户数量达1.72亿,而快的和滴滴的市场份额之和为99.8%。如今两家合并,岂不是整个市场就由一家说了算?那么,快的和滴滴合并是否会遭遇反垄断审查呢?

  记者了解到,此前快的和滴滴已聘请律师咨询反垄断事宜。14日下午,记者致电大成律师事务所反垄断律师,对方称由于正在为两家打车软件服务,不方便接受采访。

  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高层否认合并会带来垄断。滴滴打车总裁柳青说:“我们做的是出行行业,包括去哪儿、神州租车、Uber或携程都属于出行领域,所以我们不涉及垄断。

  根据2008年施行的《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参与集中的所有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合计超过20亿元人民币,并且其中至少两个经营者上一会计年度在中国境内的营业额均超过4亿元人民币”时,“经营者应当事先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对此,长期关注互联网产业的律师赵占领告诉记者,虽然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的市场份额很大,但是他们的销售额并不高,因为大部分钱是交给出租车公司的,专车业务也只是刚刚起步,所以很可能达不到向商务部申报的水平。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反垄断法是制裁垄断行为,例如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定垄断协议等,而没有对市场份额做出限定。因此,除非快的和滴滴有不正当竞争行为,仅靠市场份额无法认定其为垄断。

  合并后用户“福利”如何变化?

  在打车软件持续了一年多的“补贴大战”后,很多消费者已习惯了免起步价打车的补贴力度。但是,随着两家打车软件二合一,用户补贴是否会大幅度减少呢?

  对此,柳青告诉记者,尽管两家合并了,但出行市场太大了,还是要大量补贴把新的用户拉进来,让我们对用户做更细化的分析。

  虽然补贴还会持续,但失去了对手的刺激,打车软件的补贴力度预计会减少。在快的打车CEO吕传伟的内部邮件中,直言合并主要原因就有“恶性的大规模持续烧钱的竞争不可持续”。打车软件的一位投资者也告诉记者,长期的补贴大战确实让打车软件企业不堪重负,这么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也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

  显然,长时间、高额度的现金补贴已经让资本方和创业者不堪重负。但是,长远看,补贴的减少对消费者并不意味着“绝对利空”,可能未来打车反而变得更容易了。此前,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告诉记者,打车软件通过补贴的方式,吸引了大量本没必要打车的人选择打车。此外,以后打车软件支付还会更方便。目前滴滴打车不支持支付宝,快的打车又不能用微信支付。柳青表示,随着两家业务逐步打通,打通第三方支付和打车软件是大势所趋。这对消费者群体来说也属于利好。

  合并之后出租车改革能否加速?

  打车软件合并之后,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出租车公司。一方面,打车软件的二分天下变为一统江湖;另一方面,滴滴和快的的专车业务也会形成合力,对于出租车行业既有模式进一步加压。

  此前和多地交通管理部门发生摩擦的专车服务,合并后也能以更加统一的态度与政府部门沟通。相关投资者告诉记者,打车软件合并之后,一个重点工作就是加强和政府监管部门沟通。此前两家企业忙于竞争,和监管部门的沟通相对不足。

  另外,政府部门对于打车软件和互联网专车的态度也逐渐明朗。上海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曾表示,交通监管部门支持创新,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样一棒子打死专车,但是前提是要规范,要依法行事。“交通管理部门也一直提醒出租车公司,一定要有危机感。

  随着快的和滴滴合并,出租车公司面对的压力会更大。易观智库分析师张旭告诉记者,合并后,滴滴和快的两家在专车市场上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如车的数量和对汽车租赁公司的谈判能力等。此外,城市交通远不止出租车、专车等细分市场,当未来更多的城市交通细分市场得到拓展后,合并后的滴滴和快的将携更强的资源入场,制造更大的鲶鱼效应。

  艾媒咨询CEO张毅也告诉记者,因为在目前政策环境下,出租车不易有更多商业运作空间,所以专车是目前有机会在短时间内盈利的商业模式。快的和滴滴合并后,会和神州、一嗨等租车企业展开竞争。“有些互联网行业的监管红线比打车软件高多了,但都能在政府监管下蓬勃发展。我不认为汽车租赁市场多年不变的法规制度会一直管束着新生事物,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所改变和完善。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合并,出租车行业必须加快自身改革。否则,不仅没有退路,甚至连潜在的出路也可能会被新兴互联网企业抢占。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法制晚报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
前四月大连市经济延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态势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4月,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