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审批赢得更多“新沈阳人”

24.04.2018  07:14

  很多市民都感慨,我们的城市真的越来越方便了。沈阳小区门禁将试点人脸识别;建立市民就医档案,可根据病史规划看病医院;二环外地铁口建停车场,车流数据可指导车主避开拥堵点位;学区划分集中在一张图上,可网上查询;便民综合服务平台启用,不用再证明“我是我”;监督城市管理、营商环境,市民还可得奖金……在老百姓感觉到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来沈阳经商的投资商们也感觉到了沈阳的明显进步,沈阳的政务服务、审批流程越来越智能化的同时,也给投资商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

  23日,本报与沈阳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共同联办的《聚焦营商》栏目聚焦沈阳市联动审批。记者采访了沈阳虹迪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严文初、沈阳中集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建,作为来沈阳投资的项目负责人,他们在审批和政务服务上感触颇深。

  以前办事认人现在办事认网

  沈阳中集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建告诉记者,作为招商项目落户沈阳之后的五年里,他感触最深的就是以前办事认人,现在办事认网。刘建介绍:“我们公司是做卡车等城用车4s店集群的,2013年作为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沈阳,因为需要大量场地,涉及的审批项目不少。”刚到沈阳时,他们在提交审批材料的时候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记住办事人的名字,因为审批过程中涉及的材料类目较多,如果不能一次性交齐,下次再来办理只有找到上次经手的办事人员才更了解情况。从智慧沈阳建设以来,很多审批材料不再拿在办事人手中,而是上传至统一智慧平台。缺少哪个要件,下次来办理时只需补上要件即可。办事人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清晰办事进程,实现审批零对接。

  由于项目扩展,2017年又涉及需要加盖厂房扩大规模,刘建在办理项目备案确认书时惊喜地发现,在进行能源消耗的备案审批过程中,他甚至都不用离开办公室,登录办事大厅网上平台填写相关材料后,系统自动显示最晚审批时限,一般仅2天左右。到达规定时限后,登录系统就显示了加盖电子印章的审批文件,打印出来就可正常使用了。五年来,刘建在沈阳经商感觉越来越舒服,公司规模也逐步扩大。他说:“我是辽宁人,这些年眼看着家乡的变化,我深深地感觉到当初回乡创业的决定是对的。

  良好的办事体验

  让新沈阳人越来越多

  沈阳虹迪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严文初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老家在江苏,后因工作原因常年在上海,成为沈阳的招商目标后,来沈阳开办公司。他们公司做包装及物流领域,来沈阳投资之后需要拿地建设厂房。严文初在规划时给审批手续办理留出了15个工作日的时间。他说:“我们准备拿到许可证就马上动工,预计最快在4月18日进行施工。我把手续递上去,第5个工作日(4月3日)就拿到许可证了!我们马上在4月4日就开工建厂。”严文初表示,不要小看短短的10个工作日的时间,商场如战场,如果能提前建好厂房才能保证客户商品的正常加工,对抢占市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受到沈阳市各项政务服务的便利后,严文初准备在沈阳一直干到老,成为一名“新沈阳市民”。他说:“我们经营过程中常跟老家的经商朋友一起探讨,我发现,现在沈阳的政府服务一点不照南方差,很多方面比南方更快更方便。

  相关

  链接

  受理窗口下沉

  真正深入居民

  实施智慧城市建设以来,沈阳市注重“系统化”的思维,加快建设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就业、智慧环保等一批行业应用项目,不断提升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环境保护的智慧化水平,使城市管理更有效率。以于洪区政务服务为例,他们采用按个人、法人办事两条主线实现全口径汇聚,实现各项行政审批事项名称、依据、要件、流程、时限、收费“六统一”。开启网上服务新模式,企业和群众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APP和微信服务应用三种渠道实现网上申报、办理所有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由过去的“群众跑腿”、“干部跑腿”转变为“数据跑腿”,最大限度减少申请人跑动次数和驻留时间,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改革。

  线下办公按照“一口式”的审批模式提供智慧审批平台。通过开办企业、社会事业、施工许可三大类综合窗口配置,达到一窗收件、自动分发办理、一窗办结的运行模式。建立多级联动审批业务运行机制,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业务,实现“社区窗口受理、材料网上流转、主管部门审批、社区窗口反馈”的办事模式,将政务服务延伸到街道和社区,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杜梦雅

  制图张宁

沈阳市公安局推出44项“一证办”行政审批事项
沈阳市公安局推出便民新举措 44个行政审批事辽宁频道
市领导调研“营商环境从我做起”活动开展情况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张弛)4月26日,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