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已是大连人标配

28.06.2019  10:05

  近年来,大连市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提升百姓幸福感的重要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努力让城市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

   天更蓝

  空气质量排名北方重点城市第一

  蓝天白云已是大连人的标配。2016年,大连市收获299个蓝天,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位居辽宁省第一;2017年,收获300个蓝天,空气质量在北方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2018年,大连市空气质量大幅攀升,全年收获317个蓝天,六项污染物浓度指标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排名再次位居北方重点城市第一。

  2016年以来,实施控煤、控车、控工业源、控尘和调结构。全市近两年取缔燃煤小锅炉1912台,提标改造20吨以上燃煤锅炉918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近7万台;重点整治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直排等问题;管控施工工地、矿山、裸露地面、道路施工等扬尘源。

   水更清

  打造“水清岸绿”美好生态

  我市通过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明确地理界标和警示标志、整治保护区内环境违法问题等综合举措,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改善和保持。目前,全市13处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近两年全市新建1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13座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2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从124.3万吨/日增加到198.9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提升60%,中心城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市300余条河流有了“大管家”,并实施上、中、下游全流域治理。海水质量方面,2018年全市优良水质面积为27328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面积的91%,海水质量稳中向好。

   治理土、划“红线

  守住城市生态安全

  全市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启动了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并实施再开发工业企业地块调查评估备案制度,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为给永续发展留下更多的资源和空间,我市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要湿地、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等圈在“红线”内保护起来,让经济开发和人类活动止步于红线。全市把省级以上禁止开发区和生态功能最重要、生态环境最敏感的区域均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已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2437.89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屏、一脊、多点”的生态保护红线分布格局。


(责任编辑:李京) 作者:刘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