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精品意识 讲好辽宁故事 ——我省推进文艺繁荣发展综述

15.01.2016  17:26

  “我选红碱草的红,我选花生花的黄,我选荞麦花的紫,画出我牵挂的黑土地。”相信无数看过电影《为了这片土地》的观众,都会被这首饱含深情的主题曲感动,也记住了那一句“人生的意义不在长度而在宽度”。

  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十届巴黎中国电影节上,由北方联合影视集团出品的电影《为了这片土地》斩获组委会特别奖和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导演奖,成为电影节最大的赢家。

  好的作品,源于火热的生活。《为了这片土地》以北镇市正安镇正二村党支部书记王桂兰为原型创作,大部分外景都取自正安镇,在讲好身边人物的真实故事中,传递出时代的主旋律。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最能代表一个地域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尚。

  助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兴盛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辽宁做好新形势下文艺工作的行动纲领。

  我省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和全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希对推进辽宁文艺繁荣发展工作作出批示;印发《中共辽宁省委关于推进辽宁文艺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讲话发表一年多来,全省宣传文化战线积极行动,聚焦质量、提升品质,集中力量、锻造精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要求,辽宁文艺呈现出可喜的新变化、新气象。更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上时代发展、符合审美需求,艺术水平高的优秀文艺作品接连问世。宣传辽宁精神,讲好辽宁故事,助力辽宁振兴,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强烈文化自觉,为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谱写中国梦的辽宁新篇章,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

   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深扎活动

  “我们离土地到底有多远?”这是《为了这片土地》的主创者们在拍片过程中始终反思的问题。

  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文艺创作永恒不变的主题。

  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要让文艺的镜头、笔头对准人民、聚焦人民。

  一年来,全省文艺界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从学、采、创、送、种五方面,建立完善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制度,制定并落实工作台账。

  剧目展演、百姓舞台、体验生活、讲座下乡、结对帮扶……我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各种形式,深入到振兴发展一线,生产生活的最前沿,放下艺术家身份,身入、心入、情入,和群众浑然一体,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进行艺术创造。

  斩获中国话剧金狮奖的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创话剧《代理村官》,正是得益于其扎根于生活、贴近百姓创作。编剧李铭曾是生活在辽西的农民,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并充满感情,“剧组从创作到演出,走访了万余位村委会主任。每次演出结束,都找来当地村干部谈感想说反馈,不断完善剧本,力求表演更贴切。

  岫岩药山镇已成为我省中青年编剧创作采风基地,多位中青年编剧走向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一起劳作,脚踏实地地进行采风创作。

  文艺工作者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扑下身子汲取创作养分、创造灵感和创新动力,创作生产出一大批真实反映人民生活、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电影《为了这片土地》、《飞跃彩虹》,电视剧《大连故事》、《鲜花开满村庄》……一批带着温度、带着感情的优秀作品,获得广泛赞誉。

  文艺来自人民,文艺为了人民。省文化志愿者登上流动舞台车,将优秀的文艺作品送到社区乡村,送到田间地头,他们的足迹遍布朝阳、本溪、鞍山、辽阳,葫芦岛、锦州、盘锦、丹东等多地。

  电子大提琴演奏者陈阳多次参加下基层公益演出,“把舞台搭建在基层,将欢笑传递给百姓是每个文艺工作者该做的事。

  当辽宁歌剧院演员韩震在灯塔市铧子镇张海村唱起《父亲》时,台下村民有板有眼地一起哼唱。一位70多岁的大爷激动地说:“到底是大剧院的大演员,演得太精彩了!

   着力打造铭刻辽宁“文化指纹”的精品力作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深入挖掘辽宁地域文化资源,全省文艺工作者正在精心打造铭刻着辽宁“文化指纹”、体现时代文化成就、代表辽宁文化形象的精品力作。

  瞄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目标,文艺工作者把目光聚焦在辽宁振兴征途上涌现出的大批改革先锋、辽宁好人和道德模范,用辽宁精神创作文艺作品,体现辽宁人民投身全面振兴的奋斗实践和感人故事,塑造见人、见事、见精神的标志性时代符号。

  话剧《郭明义》、《深情·周恩义的故事》,电视动画片《幸福在身边——“当代雷锋”郭明义的故事》,电影《郭明义》、《雷锋在1959》,广播剧《美丽的花楸树》、《照片中的回忆》和图书《国家的儿子》等文艺作品,以雷锋、郭明义、罗阳、周恩义等辽宁涌现的英模为主角,一经推出,就受到群众热捧。其中,话剧《郭明义》全国巡演300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社会风尚悄然兴起,甚至形成了独特的“辽宁主旋律文艺作品现象”。

  围绕“四个着力”,全力讲好辽宁故事。

  辽宁本土历史文化资源被充分利用。如电视剧《大路上》、电影《国徽》、浓墨重彩书写了辽宁辉煌工业历史,讴歌了广大产业工人的精神世界和报国情怀。

  体现百姓情怀和生活底蕴,潜移默化、滋养人心。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歌曲《坐上高铁去北京》入选中宣部“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向全国推广,受到听众喜爱。

   打造“文艺辽军”叫响辽宁文化品牌

  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出精品。

  为促进精品力作推出,打造“文艺辽军”,2014年11月,我省构建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扶持机制,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全省文艺和出版精品的创作生产,推动精品扶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浓郁辽宁特色的精品力作不断推出,辽宁文化品牌不断叫响。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去年9月,我省四部原创剧——辽艺话剧《祖传秘方》、辽芭芭蕾舞剧《八女投江》、辽宁歌剧院歌剧《雪原》、辽宁歌舞团舞剧《梅兰芳》相继在省内演出。10月,我省首部抗战题材纪录片《铁血残阳》北京首映,该片用全新的视角回顾了沈阳盟军战俘营70年前那段历史,在第十一届中美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纪录片“金天使”奖。有影评人评价:“这是一段美国教科书中都没有的历史真相。

  《祖传秘方》汇集了最优秀的编、导、演阵容,且均为辽宁人,他们用丰富的舞台经验,全面、生动、细腻地再现了老沈阳的地域文化,成就了一部扎根黑土地、十足“辽宁范儿”的史诗大戏。

  电视剧《抗日英雄赵尚志》、复排经典歌剧《星星之火》等优秀作品,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纪念辽宁人民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

  《大工业之情怀美术作品展》全面展示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这也是东北地区首次举办以大工业为主题的综合美术作品展。

  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在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我省电影《雷锋在1959》、电视剧《大路上》和《闯关东前传》、戏剧《将军道》、广播剧《照片中的回忆》、歌曲《旗帜》、图书《国家的儿子》等7部作品获奖。获奖作品涵盖评选全部艺术门类,取得了“满堂红”。

   深耕文艺繁荣土壤 推进文化惠民为民

  文艺繁荣发展需要深厚的土壤。

  我省率先启动、连续多年实施了“辽宁省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文艺家志愿者服务队”、“文艺进基层、辅导面对面”、“公众文化系列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各类文化进万家、下基层活动。

  同时,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书香辽宁”,广泛开展文艺惠民演出,组织“送欢乐下基层”和艺术惠民演出季,推动高雅艺术“飞入平常百姓家”。努力推出更多质优价廉、群众看得起、买得起的文化作品和文化服务。

  在去年首届辽宁省市民交响音乐周上,“森林音乐会”于盛夏时节在沈阳沈水湾公园“浑河之夏”广场举行,气势恢宏的交响音乐与森林、河水交相辉映,给观众带来唯美的艺术享受。

  为了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我省积极办好群众文化节,推动形成全省群众文化、文艺“上媒体、进剧场、入展厅”和“日有活动、周有演出,县有特色、市有品牌”的生动局面。

  同时,我省大力加强媒体文艺宣传,《辽宁日报》作为试点媒体,创新改进、精心设置文艺版面、栏目和节目,一年来推出文艺专版400余块,发稿1000余篇。推出颇具影响力的重大策划《1895——1945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开设“精品辽宁”专栏,深度宣传多部辽宁新创精品力作,让观众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推出“文化七日谈”“文艺微评”等栏目,多维度解读热点文化现象;设置“深扎同期声”“深扎日记”等系列栏目,全面反映辽宁文艺界新动态,让媒体文艺宣传同辽宁文艺发展实践同频共振、同声相应,激浊扬清,让更多文艺正能量在社会大众中流淌。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