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部门深度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振兴锁定三大类任务

08.04.2016  11:19

  ■发展动力类任务:重点在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3个方面

  ■结构调整类任务:重点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工业发展体系等6个方面

  ■民生社会类任务:重点在推动绿色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建设文化强省、建设法治辽宁4个方面

  4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环保厅、卫计委等7家单位深度解读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我省全面振兴的13项重点任务,具体分为三大类。发展动力类任务,重点在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3个方面进行部署;结构调整类任务,重点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构建现代工业发展体系、加快服务业大发展、强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构建区域发展性格局、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6个方面进行部署;民生社会类任务,重点在推动绿色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建设文化强省、建设法治辽宁4个方面进行部署。

  结构优化:形成多点多业支撑新格局

  《纲要》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新型工业化水平达到《中国制造2025》第一阶段目标,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进入新常态,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多点多业支撑的新格局。”省经信委副主任李士伟在发布会上表示。

  优化经济结构,辽宁将以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为主题,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新格局。

  何以打造制造强省,《纲要》明确了今后发展的5个重点任务: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调整优化原材料工业、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消费品工业、发展优势产业集群。

  千招会不如一招精,从制造大省迈入制造强省,我省还需在优势领域发力。

  《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在涵盖了国家提出的十个重点领域的基础上,突出了我省自身的产业优势,是我省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创新驱动战略为着力点,以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为主攻方向,辽宁明晰了重点领域的发展路径。

  新兴产业大力扶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坚持做大和做强的双重目标,辽宁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和重要技术创新基地。

  科技创新:构建三级成果转化推进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核心,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强化人才链,构筑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2.5%”,这是我省到2020年,全省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加强科技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实力,才能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有专家这样表示。

  “将建立省市区(县)三级成果转化推进体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券试点力度;完善全省统一的技术市场等。”省科技厅副厅长孟庆海表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加强国家及省内相关成果转化政策落实,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作为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子规划——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七大项、18个子项的具体目标。规划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撑作用充分发挥,科技体制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实现创新型省份建设目标,辽宁成为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

  教育卫生: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入园难、入园贵”是社会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满足新增幼儿入园需求;坚持公益普惠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城乡集体、企业、事业单位幼儿园和低收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2020年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李庆才说。

  未来5年,我省以促进公平为着眼点,进一步提升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等。

  与此同时,辽宁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大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三个一”工程: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和一张功能完善的居民健康卡。

  “十三五”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推动社会办医,实现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3万至10万居民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量和床位占比要达到30%以上。

  根据我省进入老龄化社会特点,我省将推动医养结合,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鼓励开通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提高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覆盖面,发展基层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医疗机构将护理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保障改善民生:狠抓就业援助兜住底线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通过狠抓就业援助兜住就业底线。”省人社厅副厅长秦喆说。

  到“十三五”末期,全省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2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08万人,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社会保障体系将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针对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业风险,我省将加强就业失业监测,将重点、敏感行业企业纳入实时监测范围;实施失业保险基金援企稳岗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企业给予稳岗补贴;进一步加大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力度,通过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保持全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与此同时,更多社会保障措施更加抢眼。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十三五”期间,群众不仅期待更完善、更公平的民生保障服务,还期待着天更蓝、水更清。

  省环保厅副厅长范国华介绍:“我省将突出水、气、土三大重点领域环境治理,设定了涉及环境质量指标、主要污染物削减指标、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指标、环境安全及监管能力四大方面19项规划指标。

  为实现这些指标,我省将优先解决水源地超标问题,积极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全面消灭劣质五类入海河流,实施气化辽宁工程,实施淘汰黄标车、城市全覆盖、绿色交通、秸秆综合利用等移动源面源污染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