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来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报告

24.12.2014  11:02



 

在阜新这样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要服务大农业,而且还必须把农村饮水安全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来抓。这是阜新转型振兴中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基本思想和重要实践。

截止到11月30日,阜新市全面完成了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1638万元,在21个乡镇、55个村、82个自然屯新建集中供水工程59处,铺设主支供水管路230余公里,新增供水能力1694立方米,解决了2.8万农村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进入“十二五”以来,全市有近40万农村群众在饮水安全工程中受益,沐浴在党和政府民本情怀的光辉里。

 

民生水利,聚焦农村饮水安全

 

2014年12月4日,阜蒙县佛寺镇,市、县、镇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前来查看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在佛寺水库下游,佛寺河岸边,两眼沉圈井已经交付使用。这两眼井是今年全市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之一,批复投资201.55万元,设计井径3米,井深15米,管理房1座,供水管路20.4公里,潜水泵两台,恒压供水设备1台套,架设高压线路1.2公里,变压器1台套。该项目于2014年4月20日开工、 11月14日竣工,受益1250口人。

在佛寺镇,结合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止一处。除佛寺村外,解放村和北河村都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涉及700户、2300口人。这天北河村北迁屯正在给农户安装水表,施工单位的水暖工杨建业说,工程从去年11月打井开始,铺设管网、安装设备,整整干了一年,现在入户安表是收尾阶段。而农民白凤珍、陈玉军这些受益者好不欢喜,给施工人员沏茶倒水,前后忙乎。他们说,过去在自家院里打井吃水,赶上啥水质就得喝啥水,现在就要喝上放心水了,咋能不高兴?

阜新属北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只有480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省的3/5,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全市地下水以河谷地带潜水型为主,各流域含水层厚度不一,单井出水量差别较大。经多年努力,全市农村多数群众达到了饮水安全或基本安全,但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包括水质不达标、水量不足、用水不方便、供水保证率低四种不安全类型。

为了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多次召开相关部门专题会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认真调查核实,科学编制工程建设计划,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使这项民生工程在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中有序展开。

在工程建设中,由于缺水村屯大都处于较偏远的山区,水源选址困难,调水距离远,输水管线长,管材采购量和安装量大,工程费用必然会增加。同时,电力设备投入也大,由于水源井距村屯较远,需要重新安装电力设施,增加了工程建设难度。但是,在诸多困难面前,全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坚持加强资金管理,严把验收关;坚持加强后续管理,确保长期受益,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扎实推进。

阜新市水利局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列为水利工作首要任务,对县区水利部门提出明确要求,“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门责无旁贷!把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作为民生水利的重大工程来抓,任务不完、工作不停、人员不撤,确保投资计划100%完成,工程质量100%合格!”在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坚持“三先三后”原则:一是“先集中后分散”,在工程布局上优先考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规模化发展,确实不具备条件的再考虑分散式供水;二是“先重点后一般”,在计划实施中,优先解决高氟水、苦咸水、因旱缺水地区的群众安全饮水问题;三是“先水质后水量”,选择水源工程时,首先寻找好的天然水源,再通过严格的水处理工艺保障水质达标,保证安全供水,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供水量、提高保证率。同时,推广“四种建设模式”:一是以城市供水为依托,辐射周边城郊、村庄,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二是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和较大的行政村为依托,辐射周边村庄,建设集中供水工程,这类工程可以跨乡镇、跨行政村;三是以中心村屯为依托,发展供水规模在千人以上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这类工程可以跨自然村;四是对少数居住分散的农户,建设联户供水工程。“十二五”以来,阜新市的农村集中供水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累计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41处,解决37.5万农村居民和2.7万农村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今年以来,阜新市水利局更加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此作为民生水利的重点工作来抓,早在年初就作出了全面部署:及时下达工程计划,为工程早开工争取了宝贵时间;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领导小组”,实施包县区、包乡镇、包村屯、包施工现场的工作机制;协调市发改委和财政局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加快了工程资金的拨付进度,确保了本年度工程建设如期完成。

 

民生水利,大旱之年的攻坚战

 

2014年,是阜新最干渴的一个年份,为63年所不遇。

1至4月,全市降水量为10.9毫米,较往年同期减少了70%,全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春旱。进入5月、6月,降水量又偏多起来,较往年同期增加50%以上,使春旱得到有效缓解。可是好景不长,进入7月份,正值农作物生长旺季降水量却急剧下降,仅为51.2毫米,较多年平均值下降64%。进入8月份,全市降水量仅为14毫米,旱情迅速蔓延。全市56座大、中、小型水库总蓄水量为6600万立方米,较7月初减少900万立方米,全市又有部分群众出现因干旱临时饮水困难。

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全市总动员,科学调度,积极应对。在这当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抗旱工作的重心,进一步加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市水利局紧急派出5个基层服务组,分赴县(区)乡镇村屯,调查农村饮水困难情况,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为解除受旱地区饮水困难,全市还加大补贴力度,再建设一批应急水源工程,新采购一批应急抗旱设备,并充分发动抗旱服务队、乡镇水利站、村级水管员为群众开展定时定点送水、应急拉水等服务,千方百计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针对较为分散的供水工程出水不足的情况,全市采取挖掘现有水源潜力、清淤洗井等方式提高水源保障率;对于集中式供水工程出水不足的情况,启动应急备用水源,并通过城市管网延伸、打深井等方式解决水源短缺问题。全市还对供水工程采取分区、分时供水方式,合理调配水量,注重节约用水,修补管网漏失点,通过堵漏措施增加有效供给,及时解决了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的问题。

大旱之年,民生水利济民生,阜新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打赢了群众饮水安全攻坚战。

 

民生水利,让规范管理常态化

 

海州区在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招标公告中这样写道:本项目已由阜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建设资金来自财政拨款,项目法人为阜新市海州区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处,招标人为阜新市海州区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处,招标代理机构为辽宁华宁招标代理有限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施工进行公开招标……

不仅是海州区,在阜蒙县、彰武县,在阜新的任何一个区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严格按规范组织实施,均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管理制、施工监理制、合同制,以确保工程质量。

在水利部门有这样几份纸质文本就比较典型:水质化验报告、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区村级意见书、工程建设合同、自筹资金使用明细表、基本饮水井竣工验收卡、竣工报告等。在阜蒙县,还看到了“阜新镇白玉都饮水安全工程移交书”,移交方是阜新镇水利站,接收方是白玉都村委会。移交书写道:该项饮水安全工程于2011年8月20日开工、11月10日竣工,167户村民引入自来水,经调试运行,现各户均已通水,无断水现象,能够保证村民正常使用。因此,现将该工程正式移交给白玉都村委会,根据小型水利工程转制方案尽快转制,使该工程健康有序持续运行。

阜新镇水利服务站站长王冬梅介绍说,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作中,选择水源时必须先有卫生防疫部门的水质检测报告,然后才能组织下一步施工。施工中要严格实行“四制”管理,所用材料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由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负责施工,工程监理实行旁站式监督,质量监督部门抽验检查,水利部门技术人员现场检查指导。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移交村里。按照这样的工作流程,全镇在近10年内打了8口大井,解决了7个村、2300户、9500余人饮水不安全问题。2012年以来,公官村、巴斯村和平安地村受周边垃圾场、排灰场污染,饮用水出现了异味、咸水等现象,于是对这三个村实施了饮水安全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各家各户都吃上了放心水。

公官村有一处新竣工的村民集中供水点:标准的院套里有一个蓝顶的地堡式建筑,保护着这个直径3米多的大井。旁边是三间管理用房,屋内有地仓,通过廊道可直接进入井口进行维修,还有一台柜式微机按设定好的程序自动供水。而村里安排的供水员程云富常年住在这里,为全村1400多口人看着这口井。

沿供水点上行百余米就是农户侯凤琴的家,整洁的大院,讲究的房屋装修,室内儿子新婚的大红喜字映出红艳的光泽,院中洁白的几十只羔羊咩咩直叫。侯凤琴说,以前自家打井吃水,烧水的锅总有水垢,现在水缸10天不清理都不混,泡出的红茶也清凉儿……

      规范的常态化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显著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健康状况,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还带动了改厨、改厕、改房、改路,推动了新农村建设。随着农村饮水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广大农民将在小康社会里充分体味社会主义中国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