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四个着力”的思考与实践

29.10.2015  16:46
  ■“八项必须”凝结着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四个着力”的思考与探索
  ■不解决深层次矛盾,经济质量上不去,就无从实现真正的发展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开放,为辽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用“”和“”的精神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发现新优势,激活新要素
  这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
  年过3/4,渐渐入冬,辽宁人没有歇息,在理性的思考中执着前行。
  虽然下行压力依旧较大,但全省经济平稳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集聚,呈现筑底趋稳态势。
  辽宁这艘经济发展巨轮将如何航行?省委、省政府有着清晰的认识与鲜明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个着力’要求,是老工业基地在新形势新阶段实现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有效解决辽宁振兴发展问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辽宁在思想上高度统一。
  事实上,从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着力”要求开始,全省上下就掀起了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热潮,在学习中领会,在领会时思索,在思索后实践。
  顶层设计与地方经验不断碰撞融合,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互循环促进,最终在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上形成了《中共辽宁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要求加快推进辽宁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对落实“四个着力”提出了“八项必须”的基本原则——必须适应引领新常态、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必须增强发展耐心、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必须突出市场作用、必须持续优化环境、必须强化底线思维。
  认识来源于实践,“八项必须”凝结着全省上下贯彻落实“四个着力”过程中的思考与探索。
  循着坚守“八项必须”的轨迹,我们可以看到,全省各地区、各部门砥砺前行、主动作为,在新一轮振兴中的艰辛与执着、付出与收获。
  新常态下保持定力与耐心
  适应引领新常态,淡化“速度情结”,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正视矛盾问题,遵循发展规律,夯实发展基础
  “煤都”抚顺,我省传统的重工业城市,而今,一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10月中旬,走进抚顺特钢股份有限公司,与传统炼钢企业内钢花四溅的情景大不相同,厂房内整洁安静,一间微机室内,几名工作人员正熟练地用电脑操控设备运行。这家高端产品占产品总量70%的企业,在国内众多钢企举步维艰时却创造了销售的奇迹。
  “我们有些经济增速指标眼前是不好看,但要掰开揉碎看,要看到数字背后所显现出的积极变化。像抚顺的工业就在健康运行,第三产业的占比正在增加,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需要保持足够的定力与耐心。”抚顺市委书记王桂芬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我们有过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地区生产总值以两位数的速度飞速攀升。辽宁人已经习惯了向目标冲刺,习惯了化不可能为可能。
  然而,新常态让辽宁遇到了略显“残酷”的现实——我们的经济再也不可能像当初那样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慢下来,我们才真正看明白,不解决深层次矛盾,经济质量上不去,就无从实现真正的发展。
  适应引领新常态,淡化“速度情结”,强化“质量关切”,用过去拼速度的那股劲儿来追求高质量,成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
  “加快向消费主导型城市转型,以城市转型为主线,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两城两带、全域发展’战略。这些才是我们在当下最迫切的任务。”王桂芬说。
  如果把适应引领新常态看作一场“头脑革命”,其成败则在于有无发展的战略定力与发展耐心。
  今年8月举行的省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议提出,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走对走实走好发展的路子。而首要一条则是持之以恒地抓好实体经济。
  这种共识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基层实践的反馈。
  今年,沈鼓集团一举攻克10万空分装置,再一次打破了跨国巨头的垄断。然而,像沈鼓这样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眼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可即使再困难,它们仍在坚守,因为这是辽宁经济赖以生存的根本。
  于是我们看到,沈鼓、沈阳机床、北方重工……这批当年响当当的企业正进行着“二次创业”:从机械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从单纯制造向服务制造延伸,从注重国内市场转向海外进军。同时,以沈阳新松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正在蓬勃发展,带动辽宁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质量品牌提升工程和制造服务协同发展工程,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从《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中,省委、省政府已经树立起扎实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定力与耐心。
  矢志不移,久久为功。正视矛盾问题,坚定信心,遵循规律,夯实基础,在增速的换挡期转方式、调结构。来自全省上下的思考与实践,使辽宁在经济新常态下未乱阵脚,步稳蹄疾。
  以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开放
  带着问题思考,用问题倒逼改革,以改革开放的新成效,为振兴发展注入新动力
  朝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审批程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往,每引进一个项目,高新区审批服务局局长张亚光都要领着投资者到市里或高新区所在的龙城区来回跑各种手续,一个项目办下来,怎么也得一年半载,甚至两三年的情况都有。
  商场如战场,因为审批程序贻误战机,这曾经让一些来朝阳的投资者黯然离去。
  类似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有很多。查找出问题,朝阳市不讳疾忌医。他们先从开发区多年的“慢性病”切入,开始“真刀真枪”除“痼疾”,先后将市直和区里的145项审批权全部下放给开发区。如今,再去开发区投资,立项、审批、环评等手续不出审批大厅就能全部办下来。
  拥有问题意识,通过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让朝阳的广大干部群众一下子心明眼亮,发展的思路也就更加清晰。
  带着问题思考,用问题倒逼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真正用改革清除阻碍发展的“堵点”、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公共服务的“盲点”。这种思维正在全省上下入脑、扎根。
  为着力解决审批环节多、时间长、随意性大等问题,全省上下进一步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审批时限由275个工作日压缩到40天以内。取消调整行政职权事项411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对非国有资金投资项目招标限制;全面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
  作为全省深化改革的标杆,大连市以问题为导向,确立了创新人才政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加强城市建设管理等7个方面的改革专题。率先在全省公布权责清单,推进“四单一网一中心”建设。出台25条具体改革措施,重点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用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清理和取消一些不合规收费,降低部分项目收费标准,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出台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推进贸易便利化改革,“区内自行运输、统一备案清单”等8项创新制度落地实施。
  国有企业众多,经营机制不活是辽宁的一大问题。而国有企业又是全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放活国企,是深化改革的必答题。
  今年7月底,我省全面启动驻辽央企分离移交“三供一业”试点工作,标志着国资国企改革又取得新成果。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启动,企业股权多元化、混合化、证券化改革不断深化,一批国有企业重组、上市工作顺利进行。
  外向型经济不够活跃是制约辽宁发展的又一现实。认识到这一问题,全省上下实施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把国内外优质资源高水平引进来,让辽宁的产品和技术大规模走出去。
  10月20日,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内,一条双向6车道的中德大街竣工通车。这个辽宁对德国开放的桥头堡即将释放出更多经济合作的能量。以中德装备园为牵动,沈阳乃至辽宁的对外开放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大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快推进,与央企合作不断深化,“借船出海”、“联合出海”、“买票上车”,全省各地的外贸企业出口风生水起。
  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改革开放,为辽宁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让辽宁人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全省上下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信心与决心。
  放活市场中重塑软环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持续优化环境,把软环境作为硬措施
  一次,我省地方政府与企业家代表座谈,当问到企业还需要哪些扶持时,一位企业家坦言:只要政府能放手就行。
  这句话听来刺耳,却给我省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课题——辽宁全面振兴,必须闯过市场这一关。
  辽宁目前遭遇的发展瓶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计划经济思想禁锢,重政府轻市场的结果。而依靠市场驱动,政府要首先学会放手。今年以来,省、市各级政府分批下放审批权限,公布权责清单,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在鞍山市与沈阳市铁西区,“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正在试点,“清单之外皆可为”,政府向市场再一次让权。
  从“给群众端菜”到“让群众点菜”,政府简政放权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加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63万户,同比增长12%,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5640亿元,增长3%。
  权力放下去了,绝不是当“甩手掌柜”。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正在学着放在该放的地方。
  沈阳梵天设计公司,一直想生产幕墙清洗机器人,但缺乏现代幕墙技术参数和机器人移动控制技术,而沈阳远大集团、新松机器人公司恰恰这两种技术领先。不久前,在沈阳市政府引导下,三家重点企业联手,共同研制世界上首个能在玻璃幕墙上自由爬行的幕墙清洗机器人。
  政策引导,创造环境,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创业之城沈阳春潮涌动。仅在沈阳国际软件园,平均每周就新增两家企业。
  用好“有形之手”,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越位,也不缺位,务必到位。全省各地不断探索培育市场的新方式新手段。而在同时,如何管好这“有形之手”又成为新课题。
  过去,辽宁的营商环境相比照南方一些省份确有很大差距,招来的项目留不住、养不活,也曾让不少客商和本地的企业经营者心寒。痛定思痛,这种现象在我省各地正逐渐改变,辽宁良好发展环境的新形象正在重新塑造。
  铁岭嘉隆房产公司已在铁岭市扎根6年,总经理李敬楠感慨地说:“铁岭的投资环境是越来越好,外地一些同行了解后,已经有好几位来投资了。
  为打造最具竞争力的经济发展环境,铁岭市抽调得力人员,专门成立了软环境建设办公室,围绕涉企“三乱”、公路“三乱”、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差、执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同时,组建起一支近3000人的软环境建设监督员队伍,随时随地进行监督。目前,已有5家单位的“一把手”受到诫勉谈话。
  像铁岭这样,重商亲商的氛围在全省各地日渐浓郁。9月底,丹东市出台办法,严格治理庸政懒政,重点指向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中的“为官不为”问题。对违反机关工作纪律、不作为不担当行为问责24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1人。
  摆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放活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用好管好政府“有形之手”,为辽宁的发展注入了内生活力与激情,也让我们认识到突出市场作用,做优软环境的重要性。
  以底线思维保障改善民生
  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就越要强化底线意识,保障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盘锦,一座乡村与城市同样美丽的城市。
  一条条柏油路宽敞整洁,一排排路灯将乡村点亮,还有那房前屋后的果树,便捷的公交车,文化书屋、文体广场、能实现污水净化的氧化塘……城乡一体化建设让这里的农民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盘锦追求的小康,不仅是百万居民加减乘除后‘平均’的小康,更是每位居民能丰衣足食的‘人头’小康。”盘锦市委书记孙国相有着这样的体会。
  盘锦市财政用于改善民生和公共服务的支出逐年增加,实现了城乡低保、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5个“全覆盖”。今年以来,有效推进了18496名相对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
  深秋的铁岭寒意阵阵,银州区610小区居民健身广场上却热气腾腾。“以前这里是弃管小区,后来市住建委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把12栋居民楼修葺一新。”社区党支部书记吴丽萍自豪地表示,原来很多居民都想把房子卖掉,不在这里住了,可现在谁也不想走了。
  民生工程不能打白条,铁岭市成立了专门抓民生协调与监管的独立政府部门——市政府民生工作办公室,专门主抓年初确定的69件民生实事的落实。
  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就越要强化底线意识,保障改善民生。这种理念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共识。一组数字反映了这种理念带来的强化:75%,这是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预算的比例。
  前三季度,全省各级政府大力推动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工作,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基本养老金201元,新建、改扩建城市社区服务站100个,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7.6万套,“暖房子”工程完工面积439万平方米,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492元和每年3442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是我们振兴发展的根本目的,但在爬坡过坎阶段强化底线意识还有另一层深意。
  “有人认为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黑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负担,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事实上,民生改善会产生拉动城乡居民消费、扩大内需的联动效应。”辽宁社科院副院长牟岱分析指出,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有利于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撑作用,这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新动力之所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8%,服务业正在加快发展,有效促进了全省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不仅如此,农村水电、棚户区改造、新农村建设、城市交通网、城乡公共文体设施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建设,拉动了投资,稳定并扩大了就业,带动了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增长。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从更积极的视角加深了对“民生”二字的认识和理解,也再次坚定了守住民生底线的决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学习贯彻落实“四个着力”,辽宁没有停留在纸面上空对空,而是用“”和“”的精神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新优势,激活新要素。“八项必须”来源于践,也必将更好地指导践。规矩已定,方圆可成。